摘要:早起作為交易貨幣的大清銅幣現已搖身一變成為古錢幣收藏市場中的寵兒,大清銅幣發行的版別很多,制作大清銅幣的產地各有不同。在收藏市場上版別不同的大清銅幣收藏價格也有高有低。主要為當時鑄幣的二十個省份中的部分省份錢幣。
大清銅幣的鑄幣時間是在1900年,停止鑄幣的時間是在1911年,這和中國的其他古錢幣一樣。大清銅幣的版別十分多,在收藏界很多收藏者把收集不同的大清銅幣當做樂趣,大清銅幣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早起作為交易貨幣的大清銅幣現已搖身一變成為古錢幣收藏市場中的寵兒,大清銅幣發行的版別很多,制作大清銅幣的產地各有不同。在收藏市場上版別不同的大清銅幣收藏價格也有高有低。中國的古錢幣發行歷史較為完整,清代又是最接近現代的所以大清銅幣保存得相對完整,大清銅幣的發行,因為鑄幣地的不同在正中間就有當時省份的簡稱。
部分大清銅幣價格表
這里是部分大清銅幣的市場價格,為后期的投資收藏作為參考。主要為當時鑄幣的二十個省份中的部分省份錢幣。1906年丙午戶部大清銅幣中心“浙”二十文一枚的市場價格是3000元人民幣到4000元人民幣,1906年丙午戶部大清銅幣中心“川”十文一枚的市場價格是500元人民幣到1000元人民幣之間,1906年丙午戶部大清銅幣中心“湘”十文陰陽面銅幣一枚市場價格是在1500元人民幣到2000元人民幣之間,1906年丙午戶部大清銅幣中心“云”十文一枚的市場價格是在1000元人民幣到1500元人民幣之間,1906年丙午戶部大清銅幣中心“鄂”十文一枚市場價格是500人民幣到1000元人民幣之間,1906年丙午戶部大清銅幣中心“蘇”五文黃銅的市場價格是在25000元人民幣左右,1906年丙午戶部大清銅幣中心“寧”十文一枚市場價格是在1500元人民幣到2500元人民幣左右。
臺灣制造光緒元寶銀幣,是清光緒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鑄幣,鑄有二角,一角,五分,三種面值,史料無記載,此錢幣的發行量不多,并且由于臺灣省當局的混亂秩序,此錢幣損失嚴重,因此流傳下來的臺灣制造光緒元寶銀幣不多,其市值也比較高。
光緒元寶被稱為錢幣收藏界的銀元之寶,是滿漢文化融合的產物。預計光緒元寶的價格將在后期繼續上漲,因為光緒元寶記錄了一段中華民族的歷史,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和收藏價值。
順治通寶值多少錢?雖然該古錢幣的鑄造歷史悠遠深長,但當初的設計理念也絲毫不遜色,該古錢幣的設計反應了當時的時代氣息,從圖片上我們不難看出,該古錢幣的一面是鑄造著“順治通寶”四個大字,另一面則是寫著相對應的文字,例如寫著“戶-厘”等滿文。
不過從長遠來看,大清銅幣20文的收藏價值會進一步得到提升,也會受到收藏愛好者的進一步認可,所以它的升值潛力還是比較大的,這樣看來炒作的嫌疑也就不會特別大。
"同治通寶"面文漢文宋體、楷書互見,各局所鑄,大小、輕重參差不齊,一般徑為22毫米左右,重約3克,銅質較差,鑄工不精。據張志超解釋,出現此種錯版幣,是制幣時模具有誤,發現后將錯版幣銷毀,偶然遺留下了一二枚,后流落于民間。
因此這種貨幣大量流失,從而間接地導致價值升高,現如今一枚光緒通寶在拍賣場上可以賣到數十萬元不止。這樣的做法是對這種貨幣的一種侮辱,是對中國文化的褻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