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縱觀華夏民族悠悠五千年的文明,開元通寶背月的出現還是打破了我國字秦漢以來便使用秦半兩和漢五銖錢幣的歷史,非常具有紀念意義。 開元通寶錢幣最早是在唐朝開始鑄造的,是唐朝時期的主要代表錢幣。
開元通寶背月是鑄造于唐高祖武德四年間,是唐代最主要的流通貨幣,并且在我國一千多年的鑄錢歷史中,它算是一個典范類型,極大地影響了后世的設計與進位衡法,其中最以“開元”二字最為耐人尋味。那么,開元通寶背月有何歷史意義呢?據悉,在舊唐書上曾經有記載說:“武德四年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開元通寶之錢文,為給事中歐陽詢制詞及書?!弊畛醯臅r候,開元通寶的金銀錢僅僅是用于宮廷間的腕上或是賞賜,也就是古人所說的“禮錢”,后來才漸漸具有流通功能。但縱觀華夏民族悠悠五千年的文明,開元通寶背月的出現還是打破了我國字秦漢以來便使用秦半兩和漢五銖錢幣的歷史,非常具有紀念意義。
開元通寶錢幣最早是在唐朝開始鑄造的,是唐朝時期的主要代表錢幣。今天要說的這款背月大約4克重,直徑2.4厘米,錢幣背面有個特色月紋圖案。關于這個月紋還有好幾個傳說,一個說是在鑄造錢幣期間,以為文德皇后不小心在未干的模子上掐了一個指甲痕跡,自此留下錢模大量生產。還有傳說這個文案和楊貴妃有關。不過這些傳說后來都被認為不可當真,經不起推敲。但是話說回來,這些歷史故事確實也賦予了錢幣的一些特點和文化特質。
其實開元通寶的錢幣的制造量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因為是古錢幣都是從墓葬中出土的,所以很多都散落了,現世的存量也不是很多,品相好的更是少。目前很多的拍賣價格都已飆升到了1000多元。
收藏開元通寶這一古錢幣,對大多數人而言,是具有可持續發展性的。在收藏市場中必開元通寶真假鑒別然會出現一些高仿產品,收藏愛好者在購買時也要掌握正確的建議別貨幣的方法。
事實再次說明,各種錢譜和資料所言之孤品,乃因為其確屬罕見,始作俑之著譜者當時不見另品,在浩瀚古錢和博大中國之中,所見之局限實屬正常。無非其“傳世僅此試樣”之批語顯得過于武斷和不合情理,實不足以為信矣。
開元通寶錢文四字由于不斷的修模,演化而變得大小不勻稱,文字書體意境無一氣呵成之勢,而是錢文四字各自為態了。開元通寶一般直徑;24至25毫米,穿寬;6.5至7毫米,郭厚;1至1.5毫米,重3.5至4.2克。
開元通寶參考價值: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大“平” 1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小“平” 5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永” 13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下“永” 15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下“?!?600元 開元通寶隸書
相比初唐開元通寶的統一,晚唐時的各地鑄錢工藝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多數周廓偏斜,鑄文模糊,個別出現花穿現象。錢幣學界一般將會昌開元視為晚唐開元的典型標本。
淮南節度使李紳在揚州于開元錢背加鑄“昌”字以記年號;各州錢爐均于錢背銘以州名,此類加鑄背文之開元通寶錢通稱“會昌開元”。因鑄地廣、數量多,而且罷會昌錢后各地均仍有鑄造。
開元通寶圖片及價格 開元通寶收藏建議
開元通寶收藏建議 以上就是關于開元通寶圖片及價格的相關介紹了,開元通寶一共有十二個版別,收藏的完整性會決定錢幣在市場上的收藏價值,投資收藏古錢幣是有很高的回報的。
開元通寶錢歷史意義重大嗎 開元通寶發行時間
開元通寶的鑄造,開創了我國貨幣史上的一個新紀元,從而結束了錢幣以重量為錢文的歷史,開始向抽象化、符號化轉軌。這是繼秦始皇統一中國貨幣后又一次重大貨幣改革?!板X”,從此成為重量單位,十錢一兩的進位制由此誕生了。
開元通寶最大特點是什么 開元通寶錢文字體解讀及鑒賞
開元通寶是唐朝統治286年中的主要流通貨幣,而且影響了中國1000多年錢幣的形制、錢文模式和十進位衡法。開元通寶最大的特點就是多數開元背有甲痕。錢徑24毫米至25毫米,穿徑7毫米,廓寬2毫米,重約4.5克。“甬”部上筆開口較扁,整個字體顯得比前期瘦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