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1為“‘二·二八’起義”。28日,臺北市民舉行罷市游行請愿,提出懲兇、賠償、取消專賣局等要求,又被當局槍殺三人、傷三人。
2-1為“‘二·二八’起義”。主圖由臺灣人民“二·二八”起義場面和毛澤東《迎接中國革命的新高潮》一文封面構成,背景是寶島臺灣。
2-2為“祖國一定要統一”。主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三個不同民族的人民以及天安門城樓組成。
1977.2.28。影寫版。P11*11.5。40mm*30mm。50(5*10)。[D]盧天驕。
1947年2月27日,國民黨臺灣專賣局緝私員和警察,在臺北行兇毆打小販,并開槍打死一市民。28日,臺北市民舉行罷市游行請愿,提出懲兇、賠償、取消專賣局等要求,又被當局槍殺三人、傷三人。這件事激起全省人民的憤怒,爆發了大規模的武裝起義,史稱“ 二·二八 ”起義。
這套郵票發行于1977年2月28日,展現了臺灣省人民“二。二八”起義30周年,該郵票共有兩幅圖畫分別為這次起義活動的場景圖以及祖國一定要統一的主題面貌,這次事件的起因是因為當時國民黨臺灣專賣局緝私員和警察在臺北行兇,并且還開槍打死了一位市民,這一暴行引起了當地市民的不滿,所以臺北市民舉行了罷街游行的事件,這次事件中人們提出了懲罰兇手并且賠償取消專賣局的要求,但是隨后又被當局槍殺數位市民,這一舉動又引起了全省人民的憤怒于是爆發了這次全副武裝大規模的起義活動,這次事件的歷史意義重大,所以這套郵票的發行不僅很好地紀念了這一事件,同時也展現出了人民力量的偉大。
在畫面方面,它也是煞費苦心,圖中的鳥兒,一只只羽毛艷麗活靈活現,十分美麗。
3-1為“孫中山”。背景主體是武昌起義的旗幟。為了紀念這場偉 大的革命,中國郵電部發行了這套紀念郵票。孫中 山、黃興、章炳麟三人都是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最早的領導人。在革命斗爭中,孫中山為主帥,而黃興和章炳麟則是一武一文。
為了紀念中國這個偉大的國粹,中國發行了T45 京劇臉譜郵票。在大小方面,它的齒孔數為P11.5×11,大小為30mm×40mm,大小適當十分的方便儲存。質量方面,各位郵票收藏家更應該放心,它是出自于印刷過眾多知名郵票的北京郵票廠之手,十分值得收藏。
兩者之間以祥云相接,象征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情深誼長。十二只潔白的大雁乘著祥云,往返于大雁塔和唐招提寺之間,表示中日友好的關系自古不斷。
1923年2月1日,京漢鐵路工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鄭州舉行京漢鐵路工人總工會成立大會。北洋軍閥吳佩孚派軍警封鎖了大會會場。為了抗議吳佩孚的武力阻撓,總工會決定舉行總罷工。為了紀念“二七”大罷工60周年,郵電部特發行這套紀念郵票。
這枚郵票發行于1991年7月7日,紀念了陳勝吳廣起義2200周年,該郵票的囑托案為雕刻版的陳勝吳廣起義場景圖,整個圖畫給人了一種威武豪邁的氣勢讓人感受到了戰斗場面的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