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79.5.4,影寫版,P11*11.5, 40*30mm, 50。表現了“五四”青年為祖國獨立、富強而斗爭的場面。但是,全國人民堅決支持北京學生的正義斗爭,革命風暴席卷全國。
1979.5.4,影寫版,P11*11.5, 40*30mm, 50(5*10)。有背膠。
原畫作者:滑田友。設計:鄧錫清。北京郵票廠。
2-1為“‘五四’運動浮雕”,主圖以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基身上的十幅浮雕之一的“五四”運動浮雕為藍本,畫面上,一位知識分子正在向人們演講。表現了“五四”青年為祖國獨立、富強而斗爭的場面。
2-2為“新長征”,主圖是一位青年學生,背景是四個現代化的標志,象征著青年學生學習“五四”精神,為實現四化而努力學習。
1919年初,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打敗德國的美、英、法、日等帝國主義,在巴黎召開分贓的“和平會議”。中國代表在人民的壓力下向和會提出要求:收回被德國侵占的我國的山東主權,并且廢除日本妄圖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但是,為帝國主義所操縱的巴黎和會,無理拒絕了我國的要求,而且正式把德國在山東的權利轉交給日本。這種蠻橫無理的行為,激起了中國人民的無比憤怒,于是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5月4日,北京學生從大街小巷涌出,高舉“取消二十一條”、“國人應判國賊的命運”的大旗,呼喊著“中國是中國人的中國”、“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等口號,奔向天安門。五千多學生在這里集會,會后舉行了游行示威活動。憤怒的學生們火燒了簽定“二十一條”的賣國賊曹汝霖的住宅,痛打了正在曹宅的賣國賊章宗祥。當時,北洋政府野蠻地對愛國學生實行鎮壓。但是,全國人民堅決支持北京學生的正義斗爭,革命風暴席卷全國。“五四”運動是中國現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它高舉的“科學”、“民主”兩大旗幟,對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發生了全面深刻的影響。
這套郵票發行于1979年5月4日,紀念了五四運動60周年,該郵票共有兩幅圖畫,分別為五四運動的場景浮雕圖以及新長征為主圖的一位青年學生,從該運動的浮雕圖中可以看出一位知識分子正在向人們演講,表達出了青年們對于祖國的熱愛同時為祖國的獨立富強而斗爭的激烈場面。該事件的背景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打敗了帝國主義同時在巴黎召開了分贓的和平會議,我國在會議上提出的一系列合理要求卻被無理的拒絕,而且蠻橫地將我國的一系列地理權利轉讓給日本,這樣無理的暴行引起了國人的不滿然后爆發出了著名的五四運動,這次的運動主要由青年學生組成,他們奔向天安門并且在這里聚集舉行游行示威活動,這次的活動對我國日后的政治經濟等方面都作出了深遠的影響。
整組郵票分為三枚,第一枚郵票為“翔”,圖中,一只朱鹮正在展翅高飛,它的背景是藍色的天空,翠綠的樹林,在背景的襯托下,朱鹮的形象,更加的深入人心。整組郵票由北京郵票廠印刷,質量精致,十分值得各位郵票收藏家收藏。
它們因為自己獨特的個性深受人們的喜愛。這枚郵票發行于1988年12月25日,從發行到現在為止已經流通了接近30年,但是在多年的流通之中,我們并沒有對它多加保護,所以它的數量大大減少,身價在普遍上升。整組郵票出自北京郵票廠,質量精致有保證,值得收藏。
2-2題為“林伯渠同志在延安”。林伯渠在早年時期參加了同盟會,同時也幫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對于我國當時的建設發展作出了深遠的影響,這套郵票的發行不僅很好地給人們展現出了一代偉人的風范,同時也對他為祖國所做出來的一系列貢獻作出了贊頌。
這套郵票發行于1985年10月10日,今天的故宮博物院建院60周年,該郵票共有四幅圖為豎4枚連印,很好地展現出了我國故宮博物院的景觀,同時從圖中也可以看出這些建筑物頗具中國古典特色,金碧輝煌的樓宇給人展現出了古代建筑的宏偉氣勢。
2-1為“李大釗像”。這是李大釗被捕后臨刑前的一幅照片。李大釗是我國近現代時期一位著名的革命主義工作者,并受到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影響接觸社會主義思想之后積極組織進步團體,從事反對北洋軍閥袁世凱的民主運動。
3月18日巴黎工人舉行武裝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政權。3月26日選舉了公社委員,3月28日在市政廳廣場上宣告公社成立。畫面以公社社員墻為背景,并把墻繪成巴黎公社旗幟的形狀,中心懸掛長青的桂葉花環表示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