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袁世凱像銀幣,又稱“袁頭幣”,俗稱“袁大頭”。該幣正面鑄有大總統袁世凱的側面肖像及鑄造年度“中華民國三年”,背面鑄有嘉禾花紋,中間鑄有“壹圓”字樣。
關于蘇維埃袁大頭的來源,一直都有很多的爭議。有的說法說這種銀幣是中央紅軍所發行的貨幣,也有人說是偽造的。而最有說服力的說法是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發行的紅洋。1931年湘鄂西省蘇維埃政府的湘鄂西省農民銀行,用中華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版的“袁世凱像銀幣”翻鑄的土版銀幣,鑄工較原版粗糙,袁像右側戳有豎排繁體“蘇維?!比钟∮?,以限在蘇區流通使用。
袁世凱像銀幣,又稱“袁頭幣”,俗稱“袁大頭”。是民國成立之后北京政府于1914年12月,在天津造幣總廠始鑄的國幣,鑄額甚巨,據說總共鑄有8億枚之多;鑄期甚長,分別有民國三、五、八、九、十年袁像銀幣;流通極廣,全國各省及中外貿易通用。該幣正面鑄有大總統袁世凱的側面肖像及鑄造年度“中華民國三年”,背面鑄有嘉禾花紋,中間鑄有“壹圓”字樣。
根據1914年頒布的《國幣條例》,規定國幣的幣徑為3.9厘米,重量為庫平七錢二分(約26.86克),成色為九成(實際成色為89.1%),含銀量為六錢四分八厘。民三“袁大頭”壹圓幣的邊齒有普通齒、鷹洋邊(試版)、T字邊(試版);還有合背陰陽面和簽字樣板。輔幣有中圓(二枚當一圓);貳角、壹角三種以及鎳幣伍分。“蘇維埃造民三袁頭銀幣”的幣徑、厚度、花紋、邊齒、袁像、年號、文字均與民三“袁大頭”壹圓幣相同,只是加戳了“蘇維?!比郑硗馄鋷胖丶s為26.4克,因系翻版鑄造,加之流通多年磨損,所以該幣比原版幣略輕。
該幣的珍稀程度,據華光普主編1994年版《中國銀幣目錄》第357頁載:“蘇維埃造民三袁頭幣,五級,5000元”。又據英雄編1998年最新版本《世界錢幣精品圖錄》第415頁載:市場參考價6000元。但更為重要的是歷史文物的研究價值,因為該幣是一件珍貴而不可多得的革命文物,可傳承后世,教育子孫?,F在的市場價格應該在50000左右。
在我國民國時期,袁世凱為了改變金融市場錢幣流通混亂的問題,鑄行了新的錢幣——袁大頭銀元。該枚錢幣因為是在袁世凱決心統一幣制的心愿下的產物,所以錢幣具有幣型規整,圖案新穎、明確規格的特點,一經發行就備受喜愛,成為了當時的主流貨幣。
曹錕銀元想必大家在銀元市場上對這枚錢幣是有所了解的,在清朝時期,銀元主要是由沿海和沿江的省份所進行鑄造的,后期到了民國初期,由于軍方勢力割據,就出現地方與中央同時鑄造發行銀元的現象。
大清王朝統一幣制整頓錢法的宏大目標從頒布《幣制則例》開始,但尚未來得及實現便隨著朝廷的覆亡而宣告破產。目前宣三大致可以分成深版和淺版。
另有銅、鐵質錢,但根據2017年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江口張獻忠沉船遺址發掘判斷,銅、鐵質錢應為后世臆造。1644年,明末農民起義軍首領張獻忠據川時,自稱“大西王”,在成都建大西國,改元大順,鑄有“西王賞功”大錢,分金、銀、 以獎勵有軍功者,存世極罕見。
元豐通寶是北宋神宗于元豐年間下令鑄造的錢幣,其種類有三種,分別是小平、折二以及鐵錢。元豐通寶版別中國古代錢幣之一。有小平,折二錢和鐵錢。版別極其復雜,其中以背月小平錢,小平大字篆書,隸書比較少見,另有鐵錢,其中背“陜”者罕見。
根據現在的最新市場價格,普通版小平市場價格在200元左右,其中競爭為激烈的永昌通寶小平一組3枚定價110萬元人民幣起拍,加價幅度3萬元,在經過48次出價后,后以240萬元的價格成交。其中,小平錢中以楷書錢文的最為稀少,稱為“北京版”,錢文四字無隸書味道。
康熙通寶版別大全圖譜 康熙通寶的價格一覽表
此枚滿文有小變化,可能是修模所致 南。整體風格與普通寧局迥異。此版面文同類風格共有東,源,昌,浙四局,行用錢中的“套子錢”。此版文字書寫稚氣,特點明顯。此版同面文風格尚有數局,為行用錢中的“套子錢”。此版另有一模為雙點方頭通的。
嘉定之寶介紹 嘉定之寶是什么朝代的
嘉定年鑄錢品種較多,折十大錢和一般小錢形制較為齊備。利州鐵錢以其鑄行量小,品種繁多,頗受藏家喜愛。利州鐵錢的流通范圍,從史料記載和出土情況看則在四川境內,鐵錢背面鑄有“利州行使”者,又為利州路轄區使用。利州鐵錢流通時間大約3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