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肉.馬乳飲料。蒙古有“馬奶節”,蒙古人盛行飲馬乳、喝馬奶酒的習俗。“馬步”就是模仿馬的各種姿態和動作。古語說“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強調馬在古代戰爭中的重要作用。所謂“寶馬配英雄”,馬陪主人出生入死,自然也是英雄的心頭愛物。
(一)飲食習俗與服飾文化
1、飲食習俗
馬肉.馬乳飲料。蒙古有“馬奶節”,蒙古人盛行飲馬乳、喝馬奶酒的習俗。
2、服飾文化
胡服騎射,馬褂馬靴馬甲,馬鬃帽?馬尾繡
(二)婚嫁習俗與游藝習俗
1、婚嫁。古時曾經流行騎馬搶親的習俗。馬在婚姻習俗中,還被用來做聘禮,被用來作為騎乘或駕車的工具迎送新婦。結婚后,回門拜訪女方父母,回門又稱轉馬或反馬。
2、田獵、騎射、賽馬。唐詩宋詞中有許多關于射獵的詩句。騎馬、射箭和摔跤是蒙古“男子漢三藝”。著名的田忌賽馬的故事。
3、馬術、馬戲、馬球。陜西省乾縣唐章懷太子李賢墓出土《馬球圖》。蒙古族“那達慕大會”上還保留打馬球這一傳統體育項目。
4、竹馬、馬燈、馬舞。“ 青梅竹馬”中竹馬就是一種兒童游戲,把木棍當馬騎。“走馬燈”也是一種節日游藝活動,屬于皮影戲一種。“馬步”就是模仿馬的各種姿態和動作。
(三)喪葬文化
1、馬葬和車馬葬
2、馬俑葬 如秦始皇兵馬俑
3、石人石馬 昭陵六駿 、明十三陵
4、紙錢紙馬

(四)語言民俗
1、以馬命名、以馬狀物、以馬喻人。查《古今地名大詞典》,全國帶馬字的地級市、縣級市、鄉鎮、風景區等數不勝數,比如安徽馬鞍山、河南駐馬店、云南馬龍縣、山西侯馬等。與馬相關的典故、成語、民間故事發生地也不少。馬還是中國一重要姓氏。
以馬及人,用千里馬比喻杰出的人材;曹操《龜雖壽》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贊遠大志向的老者;另有“老馬識途”喻有智慧,經驗豐富;西方的白馬王子喻英俊瀟灑的男子;黑馬喻一鳴驚人者。
馬多與事業、前途、貢獻、高貴
等聯系一起。
2、成語和俗語中的馬。有大量與馬相關的成語、諺語和歇后語。如一馬當先、馬首是瞻、快馬加鞭、馬到成功、汗馬功勞、萬馬奔騰、車水馬龍、香車寶馬、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等等。
古語說“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強調馬在古代戰爭中的重要作用。有關馬的成語也多與戰爭有關,如招兵買馬、千軍萬馬、秣兵厲馬、金戈鐵馬、韉前馬后、馬革裹尸、汗馬功勞等。戰國時,人們曾用馬拉戰車的數量來形容國力盛衰,以“萬乘之國”為一等軍事強國,“千乘之國”為二等軍事強國。所謂“寶馬配英雄”,馬陪主人出生入死,自然也是英雄的心頭愛物。古時不少皇帝都是在馬上得天下的,如秦始皇有追風、白兔、神裊等七匹器重的戰馬,唐太宗的愛馬被雕刻在其陵墓中的石碑上,以便死后相伴,人稱“昭陵六駿”。
本站部分內容收集于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