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政和通寶,北宋錢,面文有政通人和之意。政和通寶是1111年至1117年鑄造,一共七年。雖然時間不斷,但由于國力開始下降,又有眾多大錢,故而實際政和通寶雖然鑄造量仍然很大,但遠遠不及北宋前中期的幾種錢幣。
政和通寶,北宋錢,面文有政通人和之意。宋徽宗趙佶的年號錢。政和通寶是1111年至1117年鑄造,一共七年。雖然時間不斷,但由于國力開始下降,又有眾多大錢,故而實際政和通寶雖然鑄造量仍然很大,但遠遠不及北宋前中期的幾種錢幣。政和通寶的做工精細,而且字體整齊規整,存世量非常少。錢幣包漿自然渾厚,造型古樸,紋飾精美,字體版本工藝到位,存世稀有,老化痕跡自然,品相較好。收藏價值高,經濟價值高,歷史文化價值高,目前的價值非??捎^。既然價值這么高那我們應該如何去鑒別真假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鑒別:
1.聽聲音
古錢古錢幣由于質地的原因,年代越久遠,火氣盡脫,氧化越嚴重,擲于水泥地面其聲音也越喑啞。大概來說,先秦時期的刀、布、圜錢均是啞音。而明代以后的錢幣,距今時間較近,還未受到深層的氧化,聲音則是清脆、響亮。如果我們把先秦時期的錢幣擲在地上,傳來清脆聲,則此錢不太可靠;反之,如果明、清錢幣擲地為啞音,則也必將懷疑。
2.了解鑄造方法
我國古代鑄幣的鑄造,大概經過了子范(土、石,銅)、母范(磚、銅)、翻砂等幾個發展階段。無論是真錢還是偽品的各種鑄造方法,都會在錢幣上留下相應的痕跡。這些痕跡就是我們今天鑒定錢幣真偽的一個有力依據。
3.聞氣味
此種方法是古錢鑒定中最簡單的一種。因為偽品錢幣多是用化學物質來偽造裝飾,往往會散發出一種難聞的、刺鼻的化學性怪味,而真品錢幣則沒有這種怪味。
北宋.徽宗“政和通寶”折三真書鐵母
參考價:RMB 500-10,000
年代:北宋.徽宗
尺寸:33.5mm
北宋·徽宗“政和通寶”折三真書鐵母(33.4毫米),上美品.
現愛藏拍賣平臺正以0元起拍,感興趣的朋友們快快進來參與競價拍賣,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譜載政和年間鑄有“政和通寶”、“政和重寶”兩種錢文的錢幣?!罢屯▽殹庇行∑健⒄鄱傻儒X幣,銅、鐵兩種幣材,錢文有楷、隸、篆三種書體,版式繁復,多可組成對錢,其中不乏珍稀之品?!罢椭貙殹睘檎鄱F錢,銅錢為鐵母錢。
政和年間,開始鑄造政和通寶,宋徽宗為其書寫錢文?! 巴▽殹庇行∑?,折二型銅錢及折三型鐵錢,對錢,有數十種之多,篆書、隸書二種書體。特色之處是隸書中雜有楷意,有時也稱作楷書?! ×碛姓浜钡你y質“政和通寶”,古泉大珍。
“通寶”有小平,折二型銅錢及折三型鐵錢,對錢,有數十種之多,篆書,隸書二種書體。另有珍罕的銀質“政和通寶”,古泉大珍。 以上就是政和通寶值多少錢的介紹,政和通寶”金錢,含金量達96%,形制小于普遍流通的銅錢,其錢文書體清麗可人,當為官爐所鑄。
“通寶”有小平,折二型銅錢及折三型鐵錢,對錢,有數十種之多,篆書,隸書二種書體。特色之處是隸書中雜有楷意,有時也稱作楷書。他親自書寫錢文鑄造銅錢,他鑄的錢幣是中國錢幣史上的四個高峰之一。
據孫仲匯、胡薇所著《古錢幣圖解》184頁載,有一種“政和通寶”篆書錢文,直徑28毫米,穿徑7毫米,定級為樣錢,屬二級上品。而這枚“政和通寶”白銅錢直徑已達30毫米,可達折三標準。后兩枚均為寬緣隸書體,和筆者收藏的這枚錢文字相符。
而這枚“政和通寶”白銅錢直徑已達30毫米,可達折三標準。而今,這枚“政和通寶”白銅折三大錢如此精美異常,完全有理由將其歸入樣錢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