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郵政定于2017年5月19日發行志號為2017-10《中國恐龍》特種郵票1套6枚,小型張1枚。引人注目的是這套郵票小型張首次采用了恐龍形狀的異形齒孔防偽方式。該套郵票由世界公認的最優秀的恐龍畫家之一趙闖設計,采用膠雕套印方式印制。
中國郵政定于2017年5月19日發行志號為2017-10《中國恐龍》特種郵票1套6枚,小型張1枚。郵票圖名分別為青島龍(6-1)、永川龍(6-2)、華陽龍(6-3)、中華龍鳥(6-4)、巨盜龍(6-5)、小盜龍(6-6),郵票總面值9.30元,小型張圖名為馬門溪龍,面值6元。郵票規格30×40毫米,套票版外形規格134×180毫米,小型張外形規格120×80毫米,小型張郵票規格45×68毫米。引人注目的是這套郵票小型張首次采用了恐龍形狀的異形齒孔防偽方式。該套郵票由世界公認的最優秀的恐龍畫家之一趙闖設計,采用膠雕套印方式印制。
恐龍是中生代時期的一類爬行動物,生活在距今二點三億多年前的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全世界七大洲都有恐龍的遺跡,世界上的恐龍約有650至800個屬。我國的內蒙古、山西、遼寧、浙江、安徽、山東、河南、湖北、廣東、廣西、重慶、云南、貴州、四川、新疆等地都發掘過恐龍化石,其中有記述的恐龍種屬有160多種,約占全世界的六分之一,恐龍蛋的數量和保存質量居世界第一。
《中國恐龍》特種郵票及小型張分別展現了截止目前我國發現的七大恐龍,分別是山東萊陽金崗口村西溝的棘鼻青島龍、重慶市永川區五間鎮上游水庫的永川龍、四川盆地低下沙溪廟組地質層的華陽龍、遼西熱河生物群中發現的中華龍鳥、內蒙古二連浩特盆地的巨盜龍、遼寧省九佛堂組發現的小盜龍以及小型張上的四川省宜賓市馬鳴溪渡口發現的馬門溪龍。
《中國恐龍》特種郵票的發行,有利于帶動恐龍文化全民科普教育,推動以恐龍為主的古生物研究和科普熱潮。初步了解,有關恐龍主題郵局有四川自貢恐龍主題郵局、江蘇常州“恐龍時光”主題郵局。
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性恐龍博物館,也是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為世界上收藏與展示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以“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而聞名世界。四川自貢恐龍主題郵局是全球首個以恐龍文化為背景的主題郵局,位于自貢世界地質公園恐龍園區(自貢恐龍博物館)內,2014年元月運營,2017年自貢恐龍主題郵局重裝升級迎客,分別有主題郵政日戳和紀念郵戳。
常州環球恐龍城位于江蘇省常州新北區,是一座集主題公園、游憩型商業、文化演藝、溫泉休閑、動漫創意為一體的恐龍主題綜合度假區,包括中華恐龍園、迪諾水鎮、恐龍谷溫泉、恐龍城大劇場等。江蘇常州“恐龍時光”主題郵局于2014年12月20日在中華恐龍園環球恐龍城迪諾水鎮閃亮登場,主題郵局有環球恐龍城專用郵政日戳,以及多種恐龍主題特色明信片,并提供侏羅紀明信片慢遞服務業務。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拜年是歲首迎新的主要活動,互致慶賀,則是表達美好祝愿的主要方式。今年發行的《拜年》郵票是在氣氛塑造、民族傳統、生活趣味上細致刻畫,體現出三“濃”。”的教導,寓意深刻,飽含期望,意境深遠。
1956年1元屬于第二套人民幣中發行較晚的品種,它發行于1961年,停用時間是1973年八月15日,面值是一元,鈔票的主要色調是藍黑色,票面設計還是和第二套人民幣紅一元基本一樣,正面圖案還是天安門城樓。
第一種是1955年3月1日發行的飛機原版,但是因為它的發行時間比較短,存世量也比較少,所以目前市面上的價格比較高。 第二種是1981年7月15日再次印刷發行的,并且因為發行量大,這種紙幣在市場上比較常見,所以它的價格相對比較來說比較低。
10月9日,是第48屆世界郵政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在郵票印制局舉行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郵票驗收與發運儀式?! 私猓?月28日中午,中國郵政接到十九大紀念郵票圖稿審查通過通知。
在2014年的時候我國發行的一組紅樓夢題材的郵票中包含了一張紅樓夢小型張,很多人都在問這張小型張是否值得去收藏?
一方面銅車馬小型張紀念郵票已經成為中國古典歷史的象征,另一方面隨著這幾年收藏市場的大火銅車馬小型張竟然都可以成為一個收藏的標桿項目,不管是剛入行的還是早就已經投資的老玩家都認為銅車馬小型張紀念郵票潛力很大,可以說非常值得投資。
新郵背景:《近代民族英雄》紀念郵票
中國郵政定于2018年7月29日發行《近代民族英雄》紀念郵票1套5枚,郵票圖案名稱分別為:關天培、林則徐、馮子材、劉永福、鄧世昌,全套郵票面值為6元。1839年,林則徐入廣東禁煙,最終在虎門將收繳的全部鴉片近2萬箱,約237萬余斤當眾銷毀。
版不破了,四方連沒了,中國郵政又出奇招
中國郵政定于2017年4月9日發行2017-8《紅山文化玉器》特種郵票1套3枚連票。據說,這次郵票零售名義是每人限購6套,實際是一版出售(不破版)。但這樣版式也意味著傳統的四方連將不存在了,對于癡迷四方連愛好者而言,不得不接受這種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