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第二套人民幣中最珍貴的大黑拾紙幣由前蘇聯代為印制的,其尺寸為210毫米×85毫米,是所有人民幣中尺寸最大的一枚。也是第二套人民幣的幣王,故稱其大黑十。
第二套人民幣中最珍貴的大黑拾紙幣由前蘇聯代為印制的,其尺寸為210毫米×85毫米,是所有人民幣中尺寸最大的一枚。該幣基色為黑色,正面為一男一女的典型工農形象;正面左側有國徽水印,作為防偽標志;鈔票四邊有較寬的白邊,所以有“工農圖”、“大白邊”、“大黑十”等俗稱。大黑十,流通時間短、發行到回收僅7年,發行數量少、理論上發行了5億張,實際發行數量在3.6億張左右。也是第二套人民幣的幣王,故稱其大黑十。
人民幣作為一個藏品來說很好的滿足了人們的懷舊情結,同時舊版的人民幣記錄了國家的進步和發展,有著很好的紀念意義,現在人民幣在收藏市場上占據了很大的地位,很多人也轉向投資舊版人民幣,我國現在已經發行過共五套的人民幣,隨著第四套人民幣漸漸退出市場,第三套人民幣逐漸升值,第一套和第二套價格更高,其中十元人民幣大白邊就屬于我國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是我國解放后首次發行的十元面額人民幣,很好的展現出了當時的社會背景。
在十元人民幣大白邊發行的時候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過渡期,它的發行在第一套的人民幣基礎上做了完善,也促進了我國貨幣體系的發展,該人民幣正面的圖案為工農像,展現了社會主義勞動力也代表了豐收,這樣恰到好處的構圖也正體現了國家的發展面貌,所以現在收藏是有很大紀念意義的,那么如今第二套人民幣價格越來越高,十元人民幣大白邊目前的市值又是怎么樣的呢,物以稀為貴,十元人民幣大白邊發行年代較早,同時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也已經自然損毀,所以目前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人民幣收藏市場火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的同時也爆出了很多人民幣收藏市場上的亂象,不僅僅是被頻繁曝光的造假現象甚至還有蓄意炒作人民幣的現象,所以就有很多人民幣的價格存在“水分”。
第二套人民幣十元價格現在已經達到了幾十萬之高,因此就有很多人懷疑這其中有沒有水分,是不是有人惡意炒作的結果。要了解清楚這其中的原因就一定要全面分析第二套人民幣十元價格上漲的原因。
第二套人民幣十元在人民幣收藏市場上被稱為大黑拾,在市場中的地位可想而知,這張人民幣是很多藏友競相收藏的,它的發行單位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于1964年4月15日,印刷工藝采用的是膠印四色、凹凸印各二色,正面工農聯盟圖主黑色,背面花符、國徽及漢、蒙、維、藏文字主黑色。
這張十元面值的人民幣如此特殊是因為它見證了中國一系列特殊的歷史,它是由中國的老大哥蘇聯代印的,但是由于中蘇關系惡化導致它被回收銷毀,存世量非常少,同時它也見證了那一段歷史,體現了當時新中國剛成立印刷技術還不夠成熟的特點。
所以說第二套人民幣十元價格如此之高是有它的原因的,獨特的歷史意義和紀念意義使得這張人民幣的市場價格也隨之上漲,但這都是它自身的價值所決定的,并不是說蓄意炒作就能達到的。
調查一下我國以前的發展情況就能知道,在五十年代,10元卷已經可以作為一家三口一個月的生活費了,所以相對來說發行的數量肯定也不多,這張人民幣所代表的歷史意義特殊,所以在現代看來是一個絕佳的藏品,就是做投資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有關于十元人民幣大白邊目前市值大家也可以多做一些了解,畢竟收藏市場不穩定,但是十元人民幣大白邊相對來說還是不會貶值的。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第一套人民幣由于版別多、面額大以及防偽功能差等問題,急需要設計第二套人民幣代替,但是受到當時我國國內印刷技術和生產能力等等的限制,我國政府向蘇聯尋求幫助。1952年,在“三種鈔票”(三種面額的鈔票為:叁圓、伍圓、拾圓)問題會談過后,第二年,中央領導批準委托蘇方代印叁圓券和伍圓券。1955年3月1日,第二套人民幣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流通,其中有叁圓、伍圓兩種蘇聯代印的鈔票。面額比較大的拾圓的版樣1955年2月1日才交付給蘇方,經過商量討論之后正式定稿為:工農聯盟。在當時,拾元券的立意很明確,戰爭過去了,要和平建設,要維持世界和平,所以1957年12月1日蘇聯代印的拾圓券才正式發行流通。
本站部分內容收集于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