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人民幣收藏的熱門則是因為門檻低,容易進入,資金要求不高,而且比較容易變現所決定。目前在人民幣收藏中除了眼下比較火熱的第三套幣外,在市場中可能還能看到第二套幣。
股票熱、收藏熱成為了目前的兩項投資方式,很多人會選擇投資房地產,購買黃金,那是因為房地產和黃金獲利大,。而人民幣收藏的熱門則是因為門檻低,容易進入,資金要求不高,而且比較容易變現所決定。目前在人民幣收藏中除了眼下比較火熱的第三套幣外,在市場中可能還能看到第二套幣。
在
第二套人民幣收藏中,第二套人民幣大黑拾由于種種原因,被很多藏友喜歡。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第二套人民幣大黑拾的相關收藏情況。
第二套人民幣大黑拾簡介
相信很多藏友都好奇,為什么
第二套人民幣10元會被稱為“大黑拾”呢?由于第二套人民幣10元票券主顏色為黑色,故通稱為大黑拾。第二套人民幣10元紙幣長寬為210X85mm,成為我國五套人民幣中長寬篇幅最大的一張,正面左側有國徽固定水印、三字冠、七號碼、膠印四色、凹凸印各二色,由于整張圖案正反面呈黑色故俗稱“
大黑十”。
第二套人民幣大黑十為啥回收?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第一套人民幣由于版別多、面額大以及防偽功能差等問題,急需要設計第二套人民幣代替,但是受到當時我國國內印刷技術和生產能力等等的限制,我國政府向蘇聯尋求幫助。1952年,在“三種鈔票”(三種面額的鈔票為:叁圓、伍圓、拾圓)問題會談過后,第二年,中央領導批準委托蘇方代印叁圓券和伍圓券。1955年3月1日,第二套人民幣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流通,其中有叁圓、伍圓兩種蘇聯代印的鈔票。面額比較大的拾圓的版樣1955年2月1日才交付給蘇方,經過商量討論之后正式定稿為:工農聯盟。在當時,拾元券的立意很明確,戰爭過去了,要和平建設,要維持世界和平,所以1957年12月1日蘇聯代印的拾圓券才正式發行流通。
當時為了獲得前蘇聯技術援助,中國派設計人員赴莫斯科,我方同前蘇聯達成協議,由他們提供印鈔紙張和設備。然而在實施過程中,“老大哥”卻突然變卦,保留了1分券到10元券的三種鋼版,于是該套紙幣中的這三種票幣,被迫在蘇聯印好后運回中國。由于帝國主義的經濟封鎖,中國的印鈔造幣工業只能求助于蘇聯和東歐一些國家。那時中國印鈔紙全部從前蘇聯進口,紙面的防偽水印圖案也是從前蘇聯做好后運回,油墨顏料則從香港購進。
為此中國印鈔工人以高昂的熱情努力工作,終于發行了精美的貨幣。但是,1959年前蘇聯突然撕毀合約,對中國施加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造幣工人只好自力更生,最后在保定造紙廠試制成功了第一批滿版水印印鈔票紙。1964年后,第二套人民幣陸續停止了流通。
第二套人民幣大黑拾是唯一一款在票面的最外邊添加了白色邊的紙幣。在五套人民幣中,只有第二套人民幣大黑拾在設計的時候在票面的最外邊添加了白色邊,這不僅使得它獲得了“大白邊”的稱號,更是中國人民幣設計史上一筆濃厚的色彩,因此,也使得大黑拾在收藏界中價值不菲。
第二套人民幣大黑拾由前蘇聯代為印刷,比之前第一套人民幣有了更大的突破,同時為我國后期人民幣的發行及印刷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指引及寶貴的技術經驗,具有非常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大家從這枚人民幣中可以較清晰地看到當時我國的社會背景,經濟背景以及外交歷史背景,可想而知,它的收藏價值及投資潛力是多么可觀。
第二套人民幣10元發行于1953年,其正面左側是國徽形狀的固定水印;四周尤其左邊部分是較寬的白邊,又稱“大白邊”。53年大黑十的制造工藝是十分精致的,可以發現它的人物和水印都是十分清晰的,并且手感非常不錯,凹凸感非常強,這是其他的幣種所不能比的。至今為止,這張珍貴的紙鈔并沒有發現任何暗記,但其珍稀性足以彰顯出這張人民幣的珍貴性。目前第二套人民幣的價格已經突破了人們的預期,其中第二套人民幣中的“鈔王”,第二套10元,因為其價值大,市場價格達到了近十萬的高價。
大白邊10元還有一個很霸氣的名字,“大黑十”。這個名字來自于錢幣的外觀,霸氣的名字好像正好襯托了它獨特的收藏魅力。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大黑十可以說是逆道而行,有人說它是錢幣收藏界的一朵奇葩。另外,53年版大黑十是由蘇聯代為印刷的,所以在1964年由于中國和蘇聯的關系發生惡化的時候,中國人民銀行就決定在1964年的時候限制期限回收之前所發行的53年大黑十,導致了目前極為稀少的存數量。
每一件東西都有一段段故事和歷史。收藏不僅僅是投資價值,更是一種回憶。
本站部分內容收集于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