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筆者給大家分析的就是這款極受歡迎1953年10元人民幣,了解一下它目前的市場行情,最關鍵的是對它未來的發展趨勢也要做一下預測和知曉,為自己的投資收藏奠定基礎。
說到10元人民幣,大家并不陌生,因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說幾乎是天天見到,但是要說錢幣市場中的10元幣種,那么當屬53年版的10元幣了。今天筆者給大家分析的就是這款極受歡迎1953年10元人民幣,了解一下它目前的市場行情,最關鍵的是對它未來的發展趨勢也要做一下預測和知曉,為自己的投資收藏奠定基礎。
1953年10元人民幣屬于
第二套人民幣,我們都知道二套人民幣基本上是分兩波進行發行的,53年是第一波,而從整體的市場行情看,第一波總的發展趨勢要優于第二波,其實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在時間的維度上一波就占據了優勢。
第二套人民幣中的大黑十紙幣有好幾個別名,工農圖、工農像、大白邊,之所以有這么多名字,首先它的基色是黑色,其次它的票幅遠遠大于第二套人民幣的其它版別,210mm*85mm(二版紙幣伍圓票幅為165mm*75mm),且幣面四周都有大白邊(白邊內隱藏防偽“國徽固定水印”圖案);最后它的圖景是工農聯合。
大黑十回收價格:1-8-10萬元(價格僅供參考)
2016年12月,大黑十現貨報價已達10萬元一張。這個價格,是除一版人民幣以外紙幣中最昂貴的。
一、誕生的歷史背景
1955年,為了適應新的經濟發展需求,也為了革除第一版人民幣高面值、低單位價值的弊端,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發行第二套人民幣;受限于國內當時的造幣技術,中央決定委托蘇聯代印面值較高的幾版紙幣。1955年3月1日發行的品種中,就有叁圓、伍圓兩種蘇制紙幣。而拾圓面額的紙幣版樣交給蘇方后,直到1957年年底這版紙幣才正式發行流通。
原先人民銀行還準備印制100元和50元的大額人民幣用于發行,并且蘇聯方面已經將這兩版紙幣印好。后來,中央得到信息,臺灣勢力獲知人行準備發行第二套人民幣的消息后,立即派人到美國擬請美國幫助,制造假幣干擾大陸的金融和經濟。時任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的陳云研究了這一情況后,提出應局部調整請蘇聯代印紙幣的方案。陳云在向中央提交的文件中說:“……我們發行的票子面額越大,則空投與私運入口同一體積與重量的假票其金額數目也就越大……”由此,高層決定暫不發行50元及100元面值的紙幣。這也就是為什么第二套人民幣中大黑十稱為面值最高的版別。
二、特殊的政治象征
第一套人民幣各種券別加起來有62種,其中圖景不成體系、各自獨立。第二套人民幣圖像意義發生了很大變化,非常體系化地展現了新中國正由農業社會邁向工業社會的激情意志。從分幣到角幣的主要圖景,展現了國家“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綱要。同時必須要注意到的是,在20世紀50年代,“左”代表革命與政治方向正確的時代,分幣與角幣中所有的汽車、飛機、輪船、拖拉機、火車、水電站的圖案方向,均是一律朝著“左”向運行,這本身不是一個偶然的巧合,而是政治意識形態的寓意表達。
在二套人民幣中,次大面值的5元券“各民族大團結”以及大黑十“工農頭像”,表達的是新中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各民族大團結的政體性質。第二套人民幣從分幣到大黑十的圖景,如果加以排列,會發現那是一個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筑的意義序列。
三、意識形態進步的標志
關于大黑十,還有一個易被忽視的要點。這版紙幣上的“工農頭像”,是人民幣印制歷史上第一次刻意凸顯女性形象。事實上,在第一套人民幣所有的票面圖像中,我們完全找不到女性自立自強的信息,社會生產建設、話語權、控制權的核心都是男性,唯一的女性形象就是一版一元券上模糊的農婦人像。
在大黑十票面上的女性,頭裹毛巾,手抱麥穗,目光中滿含期待與憧憬。她實際上代表了新中國政權力量的依靠基石——農民階級,她身旁的工人老大哥堅毅地為她指示著方向,他們肩并肩地站在一起,寓意著他們結成的工農聯盟,有著共同的奮斗目標。她的社會身份第一次以國家名片的方式傳遞出男女平等觀念,女人也是國家的主人,也是社會的參與者與貢獻者。
四、工藝和防偽
大黑十券面墨色純正、潤亮,不變不褪,附著力強;紙質厚實,耐磨且不起毛。它在印鈔工藝技術上采用了當時最先進的多色接紋印刷技術和膠四凸三凹二色膠雕套印技術,其優點是版紋深、墨層厚,有非常好的防偽功能。
第二版人民幣大黑拾是首次面額為十元的人民幣。解放后中國發行的第二版人民幣大黑拾,主要顏色是黑色的,它通常被稱為大黑拾;在57年十二月發行,在64年四月銀行開始回收;也是第二版紙幣中最珍貴的,也是極其幸存的罕見的。市場上流通的全新品稀少,未來仍有很大的升值空間,因為53年10元票的長度規格大,使用不是非常方便,在使用的時候,他們中的大多數是有褶皺。
同時,“第二版人民幣大黑拾”的設計理念是獨一無二的,是唯一的一個在票面對外部的邊緣添加白色邊,所以有“大白邊”的稱號,這是一個“黑十”巨大市場優勢的原因之一,也為“黑十”在人民幣市場取得巨大的升值潛力的關鍵。此外,“黑十”由前蘇聯印刷,在第一套人民幣上是重大突破,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指導和寶貴的技術經驗,為我們的發行和印刷,具有非常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價值。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國的社會背景,從這10元歷史背景、經濟背景以及其外交價值等方面都可以想象,而且投資潛力也相當可觀。
再者我們需要對1953年10元人民幣的一些基本信息有一個詳細的了解,這樣對它的市場地位和價值判斷也會更加合理。這枚10元幣是我們國家發行的第一枚10元面值的幣種,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和象征。我們都知道二套人民幣的發行是由于一套人民幣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才發行的,因此說它的發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它目前樂觀的市場行情主要還由于它的設計方面和數量問題。先說設計,這款人民幣的票面采用了凹印圖面配膠印的底紋。圖像選用的是工農的形象,目的就是在反映當時社會的具體發展狀況。其次是數量,我們都知道一款人民幣數量的多少將直接決定其收藏價值的高低,它的發行量本身就不多,再加上后期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使其的數量再次大幅的減少,因此保留下來的數量是非常少的,自然收藏價值和市場價格就不會低了。
最后,筆者建議藏友們,如果你們想要對錢幣市場進行投資,那么1953年10元人民幣是一個不錯的備選方案,因為它是一枚具備收藏價值和升值潛力的優秀幣種,相信它會給你的投資過程帶來驚喜。
本站部分內容收集于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