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套人民幣從1956年開始發行,一直發行流通只有8年的短暫光陰,被無奈地認為是人民幣發行歷史之中流通壽命最短的一套人民幣。盡管流通時間不長,但是第二套人民幣對于我國的貢獻卻一點也不小。就算是小面值,在第二套人民幣的貴族身份下,也熠熠生輝。
對于第二套人民幣來說,投資已經有點為時已晚,因為第二套人民幣進入收藏市場大半個世紀,市場地位相對穩固,身價也不會再有太大的波動,所以難以有投資利潤收獲,但是收藏的話第二套人民幣依然是佳品,不管大面值還是小面值的第二套人民幣票券都值得收藏,就算是53年1元人民幣的收藏價值也非常的高。
53年1元人民幣表面上面值是非常小的,如果不是有特殊的歷史背景的話應該難以有多大的收藏價值,但是這樣子的觀念對于第二套人民幣的票券來說是非常不靠譜的,因為第二套人民幣的歷史背景以及時間沉淀等關系,造成了第二套人民幣的票券不管面值大小,收藏的價值都非同一般。
回顧1953年一元自發行以來的趨勢,可謂是反復無常。有關方面先是大肆炒作,虛張聲勢,以吸引短線投資者而順利出手。然后拼命壓低價格,長線投資者也恐慌拋售,造成很長一段時間這張紙幣市場冷淡。此時,機構悄然大量吸納,各大網站也紛紛廣告無限量收購1953年一元紙幣。投資者以為買方市場已經形成,期待大撈一筆。事實上機構已經圈套備好,等待投資者上鉤。只要投資者在買入的過程中不斷抬價,套在投資者身上的繩索將會越來越緊。
1953年一元存世量少,由于面值小,炒作的成本不需要太大,所以它的炒作現象常有出現。然而投資者對1953年一元有何了解呢?錢幣市場不像股市一樣,無法通過數據分析出機構的實際動機,但可以通過市場買賣的熱度判斷它的發展趨勢。如果基本是買方市場,1953年一元就以為著離下跌不久了,因為只買不賣,其價格基本也漲到頭了。這時機構便看準時機悄悄大肆拋盤,投資者本來在市場買不到了,突然又有大量貨源,機構的出貨是有備而來,投資者往往是措手不及的。這些危險的信號務必謹記。
第二套人民幣從1956年開始發行,一直發行流通只有8年的短暫光陰,被無奈地認為是人民幣發行歷史之中流通壽命最短的一套人民幣。盡管流通時間不長,但是第二套人民幣對于我國的貢獻卻一點也不小。當初第二套人民幣發行就是為了消除第一套人民幣所帶來的通貨膨脹問題,由于經濟水平不佳,科技發展技術也不是特別的優良,所以第二套人民幣在印刷上也出現了許多的問題,于是不得不把大面值的票券都交由科技發展優于我國的蘇聯來幫忙完成,后來中蘇關系也出現了惡化,導致了由蘇聯發行的蘇三幣都無法再正常使用,所以第二套人民幣也宣布結束了流通壽命,進行了回收,所以第二套人民幣也在政治的變更點上面結束了流通歲月,見證了我國一段經濟的發展和政治的變革,意義非凡。
所以說第二套人民幣是非同尋常的,就算是53年1元人民幣也擁有了非常高的歷史背景價值,再加上經過大半個世紀消耗之后,如今的市場存世量非常的低,讓53年1元人民幣的收藏價值完美地呈現出來,至少在今天的市場上面,1元面值的人民幣里面,沒有多少能夠和53年1元人民幣相提并論。就算是小面值,在第二套人民幣的貴族身份下,也熠熠生輝。
3元紙幣屬第二套人民幣,前后共使用了9年,是為紀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周總理指定印刷發行的,由蘇聯代印。此版幣是中國唯一的一枚三元面額紙幣。由于全國人民對周總理有著獨特的情懷,基本有此張紙幣的收藏者都不愿意出手,以紀念周總理。
在如今的人民幣中已經不能見到2分錢的紙幣了,但是在過去已經退出流通領域的舊版紙幣中,這款1953版貳分錢在當年流通過程中使用的頻率最高。在第二套人民幣的收藏中,目前引起眾人注意的就是這款1953版貳分錢。我們有理由相信1953版貳分錢價格會不斷地上漲。
這款1953年三元紙幣也是遵循著“物以稀為貴”的收藏規律,目前在舊版人民幣收藏投資市場上,好品相的1953年三元紙幣已經非常罕見,因此1953年三元紙幣價格也比較高。
長號紙分幣的收藏價格相對來說會比較高一些,特殊:該紙幣正面有三位羅馬冠字和七位數字的編號,目前比較少見。 第二種是八十年代印制的再版無號碼紙分幣。為了與原版券相區別,票面只印羅馬冠字,不印數字編號。
中蘇關系惡化后,中國要求蘇聯交還代印人民幣的鋼板。蘇聯借口“保存資料”,予以拒絕。三元錢人民幣與當時的10元及5元等主幣在市場流通近10年后,完成了其特定的歷史使命,于1964年5月15日停止流通。
1953年10元紙幣正是第二套人民幣中十分受歡迎的一枚藏品。 1953年10元是第二套人民幣中的一員,發行于1955年,俗稱“大黑十”,由蘇聯代印的,但由于我國與蘇聯關系惡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1964年開始限期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