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崇禎皇帝注定了是一個歷經磨難、命運多舛、充滿傳奇、頗具爭議之人?! ∵@一切,也使其留下了許多難解之謎。 眾所周知,崇禎自覺奉正朔,堅決抗清,與滿人不共戴天,他是誓死不會允許有滿文的本朝錢幣流通于世的。
明崇禎皇帝注定了是一個歷經磨難、命運多舛、充滿傳奇、頗具爭議之人。他于17歲繼承帝位,是明朝第16任,也是最后一任皇帝。在位期間節儉勤勉,兢兢業業,殫精竭力,是明朝少有的勤政皇帝之一。然而他卻又專橫獨斷,剛愎自用,殺害忠良袁崇煥,致使朝野人人自危,最終眾叛親離;又橫征暴斂,廣征苛捐雜稅。諸如此類種種原因,終于導致了明朝的滅亡,走投無路間自縊于煤山(今景山)。
這一切,也使其留下了許多難解之謎。大明皇帝的年號與死敵大清國的滿文同時出現在一枚錢幣上,于情于理皆不通,這就成為至今仍令泉界困惑不解的一個謎。“崇禎通寶”背滿文錢錢正面為“崇禎通寶”四個漢字,與其它同文錢無大異,但其背卻有滿文“寶泉”字。錢徑22毫米,穿徑6·1毫米,厚僅0·1毫米,錢體輕薄,滿文漫渙,鑄工粗糙。
眾所周知,崇禎自覺奉正朔,堅決抗清,與滿人不共戴天,他是誓死不會允許有滿文的本朝錢幣流通于世的。同理,入關奪取了大明江山的清帝,最急于消除的就是前朝的一切印記,他也不會再令本朝錢幣上出現亡明的年號。盡管如此,二者不可思議,極不和諧地出現在同一枚錢幣上,定有其原因。
崇禎年間鑄行的崇禎通寶,種類繁多,計有百余種。而馬士英是明末鳳陽總督,崇禎死后擁立福王于南京,但他雖手握大權,卻不積極抗清,反而結黨營私,排斥抗清名將史可法,結果導致揚州失守,福王政權被滅。人言“跑馬崇禎”意味著“一馬亂天下”。
明毅宗朱由檢是一個勤儉勤勉,兢兢業業的皇帝,史志稱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從幣值來看,有小平、折二、折五,以及折十大錢四種。崇禎通寶版別之復雜、品類之繁多,尤其背文之多,在我國錢幣史上都是比較罕見的。
有小平、當二、當五,又有當十型大錢四種。崇禎通寶折二錢,皆為楷書順讀,錢背有文,也分兩大類,一為有背星紋標記,二為背有文字,背為文字亦分三種:背記值,背記事,背記重記錢局。
明末所鑄崇禎通寶年號錢,其版別之復雜、品類之繁多,尤其是背文之繁縟,實為中國貨幣史上所罕見。有光背、背上星紋、背上圈紋、背上貴及背上貴下星紋錢等。背面穿上之文“貴”字,有寬、窄、長、短之不同。有搖頭貴之趣味品。
有小平、當二、當五,又有當十型大錢四種。無論是哪一種,崇禎通寶的外觀設計都是圓形方孔,且字體大氣美觀,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
明末所鑄崇禎通寶年號錢,其版別之復雜、品類之繁多,尤其是背文之繁縟,實為中國貨幣史上所罕見。崇禎通寶造假并不多,因其價值不大。 第四種觀點認為,崇禎通寶背滿文錢是反清復明的天地會所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