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關于其錢文中“十一兩”三字,卻令許多新入門的藏友困惑,搞不清究竟該如何斷句釋讀?! √靻⑼▽毐呈粌慑X中既有記值也有記重,廓上的“十”字意味該大錢記值十文錢,右邊豎讀“一兩”二字表示該銅錢重量為一兩,合起來就是該錢幣“折十重一兩”。
天啟通寶種類繁多,今天要給大家介紹它的其中一個版本:天啟通寶背十一兩
古幣收藏中,明清錢幣一直是比較熱門的話題,這其中明熹宗天啟年間所鑄天啟背十一兩大錢,因錢幣美觀大氣且存世略豐,藏家可求,而為人所青睞,是近年來錢幣市場中比 較受歡迎的一個品種??申P于其錢文中“十一兩”三字,卻令許多新入門的藏友困惑,搞不清究竟該如何斷句釋讀。
中國古代錢幣上所鑄數字通??煞譃橛浿嘏c記值兩種,如最為常見的秦半兩、漢半兩、漢五銖錢,這錢文中的“半兩”“五銖”都是表示錢幣的重量為半兩或五銖,新莽時期出現如“大泉五十”“小泉直一”中的“五十”“直一”則不再是記重而是表示該錢幣的面值了。
天啟通寶背十一兩錢中既有記值也有記重,廓上的“十”字意味該大錢記值十文錢,右邊豎讀“一兩”二字表示該銅錢重量為一兩,合起來就是該錢幣“折十重一兩”。
按明代記重單位換算一斤為十六兩,一兩為十錢,而明代1斤約合今天的596.82克,所以明代一兩約合37克,一錢約為3.7克左右(見張傳璽《中國古代史教學參考手冊》)。今天所見明代小平錢一般為重3.4-3.6克剛好為當時一錢重量,天啟背十一兩錢一般重為34.4-37克,考慮到磨損等因素,一枚天啟背“十一兩”錢也差不多正好重十錢即一兩。這一點在《明史·食貨志》中亦有相應的記載:“(太祖)即位,頒洪武通寶錢,其制五等:當十、當五、當三、當二、當一。當十錢重一兩,余遞降至一錢止?!?br/>
天啟通寶這枚古錢幣是有兩個版本的,有明朝的天元寶和元朝的天啟元寶。1358年,改年號為天啟,鑄“天啟通寶”銅錢。這種類型的錢幣是所有天啟通寶中最為珍貴的一個品種,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在歷史上有一種天啟通寶,是徐壽輝起義之后建立了獨立政權,改年號為天啟?! τ谔靻⑼▽毑惶私獾牟丶抑恢烂魈靻ⅲ雎粤诵焯靻?,在收藏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遺憾。而明天啟通寶的外部輪廓十分寬闊,字體很濃重,兩者之間有很大區別。
“天啟通寶”初鑄為小平錢,天啟二年七月開鑄當十大錢。“天啟通寶”小平錢不僅背文多,其它如字文大小,文字水平,輪郭寬窄,錢文結構也有諸多不同,很復雜多變。為了區別這兩種“天啟通寶”,錢幣界就將其分別稱為徐天啟和明天啟。
明代天啟通寶背一錢一分大樣 估價 RMB 30,000 元末起義軍徐壽輝鑄“天啟通寶”折二 估價 RMB 28,000-32,000 明代天啟通寶背密十一兩(直徑46.5mm),少見,美品 估價 RMB 25,000-30,000
天啟背十一兩密由于存世稀少,采集不易,故其版別研究也很少涉及。天啟背府、背十一兩密似開鑄于天啟二年。天啟三年前為“銅七鉛三”,天啟三年貶為銅鉛各半。十一兩的版別特征,不可能不對十一兩密產生影響。這是天啟十一兩密的共性。
“天啟通寶”是明朝熹宗皇帝朱由校執政期間鑄造的,有50多個版別。分別為元朝“天啟通寶”和元代“天啟通寶”。為了區別這兩種“天啟通寶”,錢幣界就將其分別稱為徐天啟和明天啟。
天啟通寶價格表 天啟通寶圖片及相關介紹
元朝“天啟通寶”,直徑3.4厘米,元至正十一年徐壽輝起義,攻占蘄水,建立政權,國號天完,年號治平。為了區別這兩種“天啟通寶”,錢幣界就將其分別稱為徐天啟和明天啟。
天啟通寶圖片及相關介紹 天啟通寶版別如何區分
“天啟通寶”初鑄為小平錢,天啟二年七月開鑄當十大錢?!疤靻⑼▽殹毙∑藉X不僅背文多,其它如字文大小,文字水平,輪郭寬窄,錢文結構也有諸多不同,很復雜多變。為了區別這兩種“天啟通寶”,錢幣界就將其分別稱為徐天啟和明天啟。
天啟通寶圖案設計有什么特點 天啟通寶鑄造材料是什么
元天啟錢光背,而明天啟錢背豐富多彩,背字有:日、月、工、戶、浙、京、新等多種,紀值有二、十、十一兩等,當然還是以光背為常見。此外,區別的關鍵是錢文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