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皇統元寶”是枚奇特的錢幣,它型體較大,諸譜不載。
“皇統元寶”篆書小平錢系金代古錢幣的大珍品。自上個世紀30年代發現這枚金熙宗皇統年間(公元1141-1148年)鑄制的小平錢以來,一直享有孤品之稱。該枚古錢幣現珍藏于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系著名古錢幣收藏家李映庵先生的舊藏。
關于此枚錢幣的由來,則存在著兩種說法:一是1936年得自于北京房山縣一金代古建筑的房梁上,有天顯和皇統兩枚孤品大珍,天顯為日人購走,皇統則為泉商駱澤民購得,后歸李映庵收藏(見《中國歷代古錢幣收藏與鑒賞》)。
“皇統元寶”篆書小平錢于1936年由遼寧法庫縣王云峰先生從160斤古錢幣中挑選出來以后,70年來,再未見有明確的新發現記載,目前仍是一枚孤品而又始終深藏閨中(李映庵舊藏,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皇統元寶”是枚奇特的錢幣,它型體較大,諸譜不載。錢經為55MM、穿經12MM、厚3.5MM,重44.74克,熟坑、細緣細廓、包漿自然、字體深峻,鑄制異常精美,其可能是枚樣幣仰或鎮庫大錢,用強磁可以吸附,并有母錢之風,是枚不可多得的珍品,是一枚值得收藏的古錢幣。
雖然有不少是游牧民族,文化水平并不高,但受到當時宋朝的影響,沿用一些傳統,例如銅錢的發行就是比較常見的。這個時期也誕生出不少的精品,其中皇統元寶就是不可多得的古錢幣。另一枚折三皇統元寶在新加坡館藏,同樣都是孤品。
皇統通寶為青銅材質,錢文為篆書,字體略小于“皇統元寶”。其篆書法度與元寶大致相同,略有差異。小平楷書泰和通寶多數為白銅質地,亦甚難得;篆文的泰和小平錢未見真品;篆文折三泰和確有真品,然存世及其罕見。
金代的泰和通寶揩書大錢極為難得,數十年來,只發現二種版別,其書體甚佳,輪廓、文字略有肥瘦之分。小平楷書泰和通寶多數為白銅質地,亦甚難得;篆文的泰和小平錢未見真品;篆文折三泰和確有真品,然存世極罕;承安寶貨銅錢未見真品。
“皇統元寶”乃古錢大珍,為玩家百余年來追求之尤物也。“皇統元寶”篆書小平錢系金代古錢幣的大珍品。自上個世紀30年代發現這枚金熙宗皇統年間鑄制的小平錢以來,一直享有孤品之稱。
存世不多枚皇統元寶篆書孤品。目前這枚皇統元寶在收藏市場的價格沒有明確的定價。如此看來,皇統元寶原傳海內孤品。李映庵也曾表示:“縱非海內孤物,亦毛公鼎后出,一時無雙”。
“皇統通寶”、“皇統元寶”足以補史傳之缺遺,因此,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兩者相比“皇統通寶”之史料和研究價值與“皇統元寶”之地位將難定高低。
皇統元寶是何時鑄造的 皇統元寶哪些版別最值錢
雖然有不少是游牧民族,文化水平并不高,但受到當時宋朝的影響,沿用一些傳統,例如銅錢的發行就是比較常見的。這個時期也誕生出不少的精品,其中皇統元寶就是不可多得的古錢幣。另一枚折三皇統元寶在新加坡館藏,同樣都是孤品。
皇統元寶有幾個版式 皇統元寶收藏價值高
錢文書寫端莊清秀,有章有法?! ∵@種“皇統元寶”楷書小平錢,筆者亦集有三種不同材質的同版同模錢幣,一為鉛質母錢,另外兩種分別為銅質和銀質錢幣?! 盎式y通寶”篆書小平錢,青銅材質,錢文為篆書,字體略小于“皇統元寶”。
古錢幣皇統元寶值得收藏嗎 皇統元寶收藏價值高
皇統通寶為青銅材質,錢文為篆書,字體略小于“皇統元寶”。其篆書法度與元寶大致相同,略有差異。小平楷書泰和通寶多數為白銅質地,亦甚難得;篆文的泰和小平錢未見真品;篆文折三泰和確有真品,然存世及其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