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興朝通寶平錢常見的有兩種:一種直徑2.7厘米,窄緣;一種直徑2.8厘米,寬緣,兩種均為黃銅質,卻另有一枚直徑2.8厘米、寬緣的紅銅質平錢,包漿熟舊,只背面有擦痕,可以看出銅質為紅銅,較少見。
是張獻忠義子孫可望入滇以后,于永歷三年(1649年)稱東平王時的鑄幣。興朝通寶平錢常見的有兩種:一種直徑2.7厘米,窄緣;一種直徑2.8厘米,寬緣,兩種均為黃銅質,卻另有一枚直徑2.8厘米、寬緣的紅銅質平錢,包漿熟舊,只背面有擦痕,可以看出銅質為紅銅,較少見。興朝通寶折五常見的也是兩種:“三角通”和“方頭通”,大小不一,直徑一般是3.3和3.5厘米,除這兩種之外,還有一枚直徑3.4厘米的五厘錢,大字,窄緣,“通”字的寫法與其它不同,起筆是一撇,呈弧形,而不是直的,特別是背面的“五厘”兩字顯得特別大氣,與眾不同。
折十的興朝通寶錢,除眾所周知的直徑5厘米和4.6厘米的之外,后來又發現“點壹”的興朝錢,直徑4.9厘米。另外,“通”字的寫法也不一樣,筆畫較粗,顯得臃腫,沒有前一種好看。除這三種之外,近來我又發現了一種新的版別,這種錢直徑也是4.9厘米,與前面三種錢的區別在于“興”、“通”和“壹”字的寫法,“興”字中間的“同”為口在上,橫在下,并且與外面的兩橫連在一起;“通”字起筆有明顯的頓筆,直著朝上;背面“壹”字較小,有點像當十永歷通寶的“壹”字,只不過其中的兩點同樣寫成兩橫。
興朝通寶鑄行量大,鑄行時間長,開創了一派自己的風格——“滇派”,其影響十分深遠。而直到清朝咸豐、同治朝,滇貴兩省所鑄大錢亦隱約可見其蹤影。
興朝通寶大致可分為平錢(背工)、折五(背五厘)、折十(背壹分)三種,其中又各有不同的版別。另外,“通”字的寫法也不一樣,筆畫較粗,顯得臃腫,沒有前一種好看。因此,已發現的興朝通寶壹分應該有四種版別。
興朝通寶是張獻忠義子孫可望入滇以后,于永歷三年稱東平王時的鑄幣。興朝通寶鑄行量大,鑄行時間長,開創了一派自己的風格——“滇派”,其影響十分深遠。。而直到清朝咸豐、同治朝,滇貴兩省所鑄大錢亦隱約可見其蹤影。
興朝通寶是張獻忠義子孫可望入滇以后,于順治六年稱東平王時的鑄幣。興朝通寶是農民起義軍的鑄幣.鑄行量大,鑄行時間長,開創了一派自己的風格——“滇派”,其影響十分深遠。。而直到清朝咸豐、同治朝,滇貴兩省所鑄大錢亦隱約可見其蹤影。
興朝通寶鑄行量大,鑄行時間長,開創了一派自己的風格——“滇派”,其影響十分深遠。。而直到清朝咸豐、同治朝,滇貴兩省所鑄大錢亦隱約可見其蹤影。
興朝通寶五厘還是比較常見的一版,它現在屬于比較值錢的。品相佳的興朝通寶五厘價格可以達到700元到1000元以上。而且這一枚興朝通寶五厘也是有一定升值空間的,如果能收藏到品相佳的興朝通寶五厘,價格會更高。
興朝通寶價格 興朝通寶的圖片及價格
興朝通寶”是張獻忠義子孫可望入滇以后,于順治六年稱東平王時的鑄幣?!芭d朝通寶”是農民起義軍的鑄幣. 鑄行量大,鑄行時間長,開創了一派自己的風格——“滇派”,其影響十分深遠。。而直到清朝咸豐、同治朝,滇貴兩省所鑄大錢亦隱約可見其蹤影。
興朝通寶壹分的價格表 興朝通寶背壹分最新價格
興朝通寶鑄造于明朝末年,四川張獻忠大西政權所鑄造,歷史背景就是大西軍在1647年入軍云貴,為聯合抗清興朝通寶,形制三式:背工,背五厘,背壹分。如上圖,這一枚興朝通寶背壹分的最新成交價格是2100元一枚,最新成交價格是2020年5月19日。
興朝通寶目前價格是多少錢 興朝通寶圖片及介紹
興朝通寶是農民起義軍的鑄幣,鑄行量大,鑄行時間長,開創了一派自己的風格——“滇派”,其影響十分深遠。而直到清朝咸豐、同治朝,滇貴兩省所鑄大錢亦隱約可見其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