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鐵木真統一蒙古諸部,于1206年被推為大汗,稱為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國。所以鐵木真稱汗后,想建立一個大蒙古帝國,超過中國的歷朝皇帝。
中國古代錢幣有金、銀、銅、鐵、鉛、鎳、銻、陶、貝等多種材質。圓形方孔錢中銅制最多,遠遠多于銀制,使得銀錢成為了稀有珍品。然而,有一種錢幣恰恰相反,它就是蒙古汗國大朝通寶,銅錢比銀錢更珍貴。
丁福保編纂、戴葆庭參與鑒定的《歷代古錢圖說》這樣介紹大朝通寶:“蒙古未改國號大元以前所鑄,有銀鑄與銅鑄二品。按《金國志》,明昌五年,何大雅說王曰:不若求援于大朝?!端问贰?,蔡州之役,幸依大朝,以定夾攻之策。是蒙古早已稱大朝矣?!瘪R定祥批注:“蒙古大朝通寶銀錢有光背錢,另背有一似木字戳者,罕。同時,大朝通寶銀質錢有不同版別”。
大朝通寶古錢,由于存世量少,歷來爭議頗多,有學者認為它是元初所鑄的錢,也有學者存在不同意見。直到1986年,寧夏維修位于銀川市西北約50公里處的賀蘭山東麓、始建于西夏中晚期的拜寺口雙塔時,在清理西塔塔剎時發現了一枚與元代早期文物一起貯藏的銀質大朝通寶,該錢的鑄造年代為蒙古汗國時期才得到論證。
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鐵木真統一蒙古諸部,于1206年被推為大汗,稱為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國。蒙古汗國建立后,成吉思汗制定軍事、政治、法律、文化等制度,并開始鑄造錢幣—大朝通寶。那么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為什么要將蒙古汗國開國錢幣定名為大朝通寶,并借用了大定通寶的字體呢?筆者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朝,朝延、朝代矣,指一個王朝;“大”不僅與“小”相對,指范圍或程度的廣、深,而且還有超過的意思。所以鐵木真稱汗后,想建立一個大蒙古帝國,超過中國的歷朝皇帝。開國錢幣定名大朝通寶就不言而喻了。不過,也只有成吉思汗這種自我激勵,激揚壓倒敵國的氣勢,才有了1219年蒙古軍隊的第一次西征,攻滅了花刺子模王朝,在喀勒喀河打敗了斡羅斯和欽察聯軍,版圖擴展到中亞地區和南俄,建立了橫跨歐亞的大帝國。
大朝通寶借用了大定通寶錢幣的字體,是成吉思汗受金世宗的影響而形成的。成吉思汗1162年出生時,恰是金世宗即完顏雍,于正隆六年(1161年)廢帝(完顏亮)大舉攻宋,他在遼陽即位,年號大定的第二年。金世宗在位28年,爭取漢族地主支持,又加強猛安、謀克權力,擴大了女真族占有的土地,強化了女真族的統治地位,人稱“小堯舜”,堪稱一代明主。成吉思汗青年時期佩服金世宗擴張本民族土地的做法,同時,金國錢幣以精美著稱,銅質優良,文字清秀,大定通寶仿宋徽宗的瘦金體,也是金代錢幣的佼佼者。為此,蒙古汗國開國錢幣大朝通寶,借用金世宗年號錢,大定通寶字體鑄造。但是,大朝通寶借用了“大、通、寶”3個瘦金體,而朝字則非瘦金體,說明了元承金制,但在漢化的程度上并不像金人比較崇尚漢文明。
大朝通寶作為蒙古汗國開國錢幣鑄行后,至1260年之后中統通寶發行時停鑄,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推行八思巴文,1285年鑄行至元通寶后,大朝通寶退出流通領域。
大朝通寶的字體是成吉思汗受到金世宗的影響,所以借鑒了大定通寶錢幣字體的樣式。大定通寶字體模仿宋徽宗的瘦金體,也是金代錢幣中的佼佼者。
大朝通寶是蒙古汗國早期鑄幣的觀點,目前已漸成為錢幣學界的共識,但對其鑄主、用途、鑄造流通情況等問題仍眾說紛紜,難衷一是。也有人認為它不是蒙古汗國官府鑄幣,而是廟宇鑄造的供養錢。蒙古汗國在改稱元以前稱大朝時鑄。
大朝通寶是蒙古汗國早期鑄幣的觀點,目前已漸成為錢幣學界的共識,但對其鑄主、用途、鑄造流通情況等問題仍眾說紛紜,難衷一是。
宋代錢幣一般是每換一次年號就新鑄一種錢,其鑄量、種類之多,為歷朝罕有。自南宋淳熙七年開始,錢背以數字紀年,錢文書體也逐漸以宋體為主。宋錢的另一個特征就是版別多,如宣和、政和共有數百種版別。
《遼史太祖本紀》實際上就是天帝之子阿保機,到人世拯救北方各族人民,與各種邪惡勢力戰斗,并取得勝利,最后成神升天的故事。
然而,有一種錢幣恰恰相反,它就是蒙古汗國大朝通寶,銅錢比銀錢更珍貴。在《歷代古錢圖說》一書中,標注一星以上的古錢只占到全部古錢的3%?! 〈蟪▽毠佩X,由于存世量少,歷來爭議頗多,有學者認為它是元初所鑄的錢,也有學者存在不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