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1953年一分紙幣就是第二套人民幣中比較代表的一款?! ?,第二套人民幣是由毛主席、周總理等老一輩國家領導人親自審核的人民幣;唯一由中蘇聯合制造的人民幣,創下了“五項第一和兩個唯一”。
在收藏界,很多人都有收藏錢幣的喜好 不同的年份的人民幣收藏價值也是不一樣的,第二套人民幣因其在紙幣的設計上主題鮮明已經成為收藏領域中的“黑馬”。而1953年一分紙幣就是第二套人民幣中比較代表的一款。
第二套人民幣是在第一版人民幣統一全國貨幣的基礎上,于1950年開始確定新貨幣設計方案,1953年印制完成,故第二套人民幣亦稱“53版”人民幣。
據悉,第二套人民幣是由毛主席、周總理等老一輩國家領導人親自審核的人民幣;唯一由中蘇聯合制造的人民幣,創下了“五項第一和兩個唯一”。無論是從發行背景、發行意義、發行的作用還是制作的工藝水準看,它在中國貨幣史乃至國際上都擁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故而它的收藏價值極高,特征是正面除了三位羅馬冠字外,還有7位阿拉伯數字編碼,市場上俗稱長號。品相好的市價在80到100元。
在八十年代時候上我國鋁材曾經出現短時間的供應不足。導致鋁分幣生產受限。為了緩解分幣供應的不足,中國人民銀行使用1953年分幣的印版,再次印制發行了紙分幣。為了和五十年代的原版做區分,在票面上不印數字編碼,只有兩個或者三個羅馬冠字這種再版紙分幣目前存世量很大,一套3枚價值不過1.3——1.5元。
人民幣收藏中紙幣收藏要注意其品相,紙幣品相是指紙幣表面保有完好程度,不同品相紙幣的收藏價值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要做好收藏中的保存工作,如果自己不會保存切勿胡亂操作,交由專業的鑒定評級機構保存省心又省力。
1955年印制的53版的一分錢紙幣(長號碼),它的特征是紙幣正面印有一九五三年,右上角的編號為三位羅馬數字加七位阿拉伯數字。當然,單張的五三年版本的一分紙幣,價格是在200元左右。如果集齊了全套,那也僅在三四百元的價格。
第一次知道紙分幣就是第二套人民幣的1、2、5分紙幣,現在在流通市場幾乎看不到了,在錢幣收藏市場中還能看到其身影。
隨著市場的不斷深入,后市能夠出現什么行情其實是比較難預測的,比較可能的是還會呈現一個上升的趨勢,只是漲勢相對緩慢而已,需要大家保持足夠的耐心,不要追求短期的收益。
第一類是我國于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中的原版1953年壹分紙幣,票券正面有三個羅馬冠字和七位數字的編號。該鈔票目前已經比較罕見。
據小編了解,1953年的一分紙幣現在的市場價格大概是人民幣一百元至兩百元左右,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其實它的價格已經超過面額萬倍多了。
有號碼的也就是第一次發行的,1953年一分人民幣價格上漲1萬倍,為100元每張;而無號碼的1953年1分人民幣,價格上漲20倍,僅僅每張只有0.2元每張,可見價值有很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