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土是商始祖契之孫,“作乘馬”,就是用馬駕車。古人還有一說,即“奚仲造車”。夏代已開始養馬,并在戰爭中用馬車。(二)商-----“革車三百乘”。殷墟甲骨文中已經出現了“馬”字。商代的馬主要用于祭祀和戰爭,這兩件事在古代被認為是國家最重要的事情。
(一)先秦華夏族系的馬文化
(一)夏-----“相土作乘馬”。相土是商始祖契之孫,“作乘馬”,就是用馬駕車。古人還有一說,即“奚仲造車”。夏代已開始養馬,并在戰爭中用馬車。
(二)商-----“革車三百乘”。殷墟甲骨文中已經出現了“馬”字。商代的馬主要用于祭祀和戰爭,這兩件事在古代被認為是國家最重要的事情。商代青銅業發達,考古挖掘有青銅車馬器。
(三)周-----“四牡龐龐,駕言詛東”?!对娊洝分卸嘤嘘P于馬和馬車的描述。馬牧業是周重要畜牧業。周代馬文化考古發現極為豐富,河南??h辛村、陜西豐鎬遺址的普渡村、張家坡等都發現有車馬坑。西周、春秋及戰國時期的車馬器出土也很豐富。戰國特大墓葬---隨州曾侯乙墓,出土很多車馬器。
(二)騎馬民族及其所創造的馬文化
1、匈奴----“人不弛弓,馬不解勒”。不論在生產、生活中,還是在軍事上,馬都是匈奴人的重要工具。匈奴騎射技術影響了中原,使中原軍隊增加了一個新兵種--騎兵。匈奴人甚至被尊為馬神,供奉在漢族的廟宇里。
2、烏孫和大宛---“天馬來兮從西極”。西域地區是古代名馬的集中產地。大宛馬在當時被稱“汗血馬”。漢武帝為了奪取汗血寶馬,還與它的產地--西域大宛國發生過兩次血腥戰爭。使之得到了“世間天馬”的美名。唐代大詩人李白就寫有《天馬歌》:“天馬出來月氏窟,背為虎紋龍翼骨,嘶青云,振綠發,蘭筋權奇走滅沒。”宋代司馬光也寫過一首《天馬歌》:“大宛汗血古共知,青海龍種骨更奇,網絲舊畫昔嘗見,不意人間今見之。”陜西茂陵東側出土的鎏金銅馬,即是漢武帝從大宛大規模引進良馬的實物見證??脊虐l現的漢代畫像石中,也多見駿馬或天馬的圖像。
3、蒙古---“弓馬之利取天下”。
4、其他北方民族---“寒勁宜馬”。烏桓、鮮卑、柔然、鐵勒、高車、突厥、回紇等民族也都創造了輝煌的馬文化。
5、西南夷滇人---“靡莫之屬滇最大”。古代的滇人是南方的騎馬民族之一。云南晉寧石寨山墓群出土大量馬文物。云南是云南馬的故鄉。
(三)古代相馬--伯樂相馬
伯樂本名孫陽,號伯樂,善于相馬,著有《相馬經》。以相馬喻選拔人材,于是千里馬成了人材的象征,伯樂則成了善于發現人材者的代名詞。漢代最有名的相馬家是馬援。馬王堆三號漢墓帛書《相馬經》是最古的畜牧著作。
本站部分內容收集于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