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詩經》、先秦歷史散文、諸子散文、唐詩宋詞、元明清等文學中均有大量馬形象。其他民族如聞名世界的我國三大英雄史詩,藏族《格薩爾王傳》、蒙古族《江格爾》、柯爾克孜族《瑪納斯》都刻畫了馬形象。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于世。
(一)文學中的馬
《詩經》、先秦歷史散文、諸子散文、唐詩宋詞、元明清等文學中均有大量馬形象。其他民族如聞名世界的我國三大英雄史詩,藏族《格薩爾王傳》、蒙古族《江格爾》、柯爾克孜族《瑪納斯》都刻畫了馬形象。
(二)雕塑中的馬
秦始皇兵馬俑、漢代陜西咸陽楊家灣的馬俑、昭陵六駿、唐三彩馬、明十三陵神道兩側石馬,此外還有銅塑,秦始皇陵銅車馬、漢代的武威雷臺銅奔馬、蘭州華林平銅車馬、張掖葫蘆墩銅馬、張掖四角墩銅馬等。甘肅武威雷臺銅奔馬還被用來作為“中國旅游”的標志。
(三)繪畫中的馬
戰國秦漢之際的瓦當上多發現有馬的形象,陜西省博物館藏有秦代狩獵紋空心磚;漢代畫像石中多有馬的形象;山東長清孝堂山石祠與內蒙古和林格爾漢墓壁畫都有壯觀的《車馬出行圖》。南北時期敦煌莫高窟有《狩獵圖》。唐至元代,是中國畫馬高峰。一直到明清時期,先后出現許多畫馬名家。
近代畫馬名家是徐悲鴻。

徐悲鴻(1895-1953年),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漢族,江蘇宜興人。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后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后任教于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于世。
(四)民間剪紙和吉祥圖案中的馬
本站部分內容收集于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