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郵政將于4月9日發行《紅山文化玉器》郵票一套3枚。此套郵票選取紅山文化玉器中有代表性的玉龍、玉鳳、玉人3件玉器進行設計表現,簡潔的設計語言與簡潔的印制方案一起再現紅山文化玉器的精髓。
中國郵政將于4月9日發行《紅山文化玉器》郵票一套3枚。由夏競秋設計,河南省郵電印刷廠印制。紅山文化是華夏文明早期的文化痕跡之一,其中的玉器雕琢簡潔,圖案形象直觀,是中華象形文字的原始碼,在歷史長河中閃爍著中華文明之光。此套郵票選取紅山文化玉器中有代表性的玉龍、玉鳳、玉人3件玉器進行設計表現,簡潔的設計語言與簡潔的印制方案一起再現紅山文化玉器的精髓。
簡潔的印制方案在印制過程中卻并不簡單,如何用油墨演繹古老文化的歷史沉淀與輝煌,一直縈繞在郵票印制者心頭。經過多次討論與試印后,最終確定此套郵票采用普通膠印結合冷燙、浮雕激凸的方案印制。
普通膠印油墨采用氧化結膜干燥原理,干燥后油墨本身形成具有一定光澤度的墨層,印制時通過控制不同油墨的墨量和層次,使油墨直接再現玉器的質感。任意一個油墨的變化都會影響最終呈現的玉器色彩和光澤,油墨多了,印制的玉器死氣沉沉,油墨少了,印制的玉器猶如塑料制品。為了保證印制的穩定性,印制者們采取了將色彩與光澤分開印制,分別控制的方法,實現了色彩穩定和光澤靈潤的完美結合。同時,為提高郵票的表現力,郵票設計師和印制者頗費腦筋,他們期望找到一種正看若有若無,但變換觀看角度時能夠熠熠生輝的印制效果,來襯托紅山文化玉器在中華文明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和影響。
印制者們嘗試了金屬油墨,珠光油墨,金箔等多種材料和印制工藝,最終,冷燙透明全息彩虹的效果從眾多方案中脫穎而出,這種材料在普通日光燈下樸實無華,只能看到淡淡的印跡,但在陽光下或點光源下,頓時映射出絢麗多彩的光芒。正如華夏文明在時間的長河里默默滋養著我們一代代炎黃子孫,當你深入探究它時,會瞬間被它的燦爛輝煌震驚。
浮雕激凸工藝為了配合此套郵票的雕刻簡樸,沒有選擇從細節上進行表現,而且選擇從層次變化和激凸高度上進行超越。3個圖采用了3種不同的層次表現方法,同時使玉器圖案高度保持一致。1圖激凸層次過渡緩和,重點突出玉器的體態;2圖激凸棱角分明,重點突出玉器的線條;3圖急起緩落,重點表現玉器的輪廓結構。
這套郵票在版式上使用了豎向過橋設計,并且為保持整體的美觀性,取消了過橋孔的使用,同時將票名與過橋圖案設計進行結合,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過橋圖案采用網點冷燙技術,與郵票冷燙效果形成鮮明的區分,使郵票在有限的印制范圍內呈現出更多的表現空間。色標的設計也是一個小亮點,使用討巧的圓形篆刻“玉”文字代替圓點。既在印制方面下苦功,也在設計方面搞創新。期待中國郵票越來越精彩,越來越有趣。
附圖是一件張元濟(號菊生)寄出的掛號信封,從上海寄云南府(昆明),寄出時間是戌申年六月初五,貼郵票2分3枚、1分1枚,面值合計7分。信封正面寫有“七月初二日到”,共用了26天。日期旁還有亇“L”字,是表示時間。
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搗練圖小型張的收藏為何能夠帶來更大的收益,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夠舉一反三地運用到其他藏品的收藏過程中去,話不多說,馬上和大家來了解一下具體的內容吧。
圖案在人民幣的左邊。人民幣的上面是它的發行部門。在紙幣收藏市場初具規模的這幾年來,這枚53年1角紙幣價格越竄越高,成為第二套人民幣的一匹強勢黑馬。
這套郵票一共有兩枚以及一枚小型張,分別叫做《昭君》、《出塞》,小型張叫做《和親》,面值分別是20分、50分,小型張面值是3元。
萬國郵政聯盟是一個商議國際郵政事務的政府間的國際組織,它的前身是“郵政總聯盟”,成立于1874年,總部在伯尼爾,其會員國包括中國在內一共有190多個國家。
現在梅花小型張的收藏潛力大大發展,大家只要多多關注這些具有大的收藏潛力的郵票選擇有發展價值的郵票進行收藏,一定就能在郵票市場上獲得更多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