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葬事籌備處在幾百份陵墓設計方案中,選中了青年建筑設計師呂彥直的方案。整個建筑群占地130平方公里,氣勢宏偉,莊嚴肅穆。畫面主圖為中山陵墓紀念堂正面圖,上端飄帶中列“孫總理國葬紀念郵票”幾字,一般稱為“國葬紀念”票。
郵票介紹:
1925年2月12日,中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北京病逝。葬事籌備處在幾百份陵墓設計方案中,選中了青年建筑設計師呂彥直的方案。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門,碑亭和墓室等。整個建筑群占地130平方公里,氣勢宏偉,莊嚴肅穆。
本套郵票共4枚。畫面主圖為中山陵墓紀念堂正面圖,上端飄帶中列“孫總理國葬紀念郵票”幾字,一般稱為“國葬紀念”票。孫中山奉安原定于1929年3月1日舉和地,紀念郵票已印好并發往各地;后來奉安典禮改為6月1日,郵票發行也相應延期到奉安前兩天。但有的地區對國葬易期消息知道較晚,于3月1日已將紀念票出售,于是人們便見到了3月4日成都寄北平貼有“國葬郵票”的頭寄封。與此同時,郵政當局還特制紀念郵戳,供集郵愛好者加蓋。因此這次奉安曲佇望民,兼用責任中郵戳:一種是首日戳,即紀念票發行的第一天印蓋的;一種是紀念戳,即6月1日奉安典禮舉行日加蓋的特制郵戳。
發行日期:1929.5.30(民國18年)
齒孔度數:14
印刷版別:雕刻版
圖幅:30x24
全張枚數:100(10x10)
設計、雕刻:格蘭
印刷:北京財政部印刷局
(1) 中山陵紀念堂 1分 桔黃
(2) 中山陵紀念堂 4分 橄綠
(3) 中山陵紀念堂 1角 藍
(4) 中山陵紀念堂 1元 紅
辛亥革命勝利后,中華郵政最初設計以中國地圖為主圖的郵票,后因袁世凱要印本人肖像郵票而停印。兩套從 1分至5元各為12枚,面值與刷色均相同。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后,清朝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遭受日本殖民地統治五十年的臺灣省才歸還祖國,1945年10月25日在臺灣舉行受降式。1947年中華郵政發行“臺灣光復”紀念郵票2枚。主圖為臺灣地圖。
1943年,國民黨頑固派第三次反共高潮時,蔣介石就任國民黨政府主席。主圖為蔣介石像?! ∶駠?2年8月1日,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逝世后,經中國國民黨第5屆中央委員會第11次全體會議議決,推舉當時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公中正繼任,于民國32年10月10日就職。
1943年,美國、英國和國民黨政府簽訂了“平等新約”,“廢除”了在中國的某些已為日本奪去而不存在了的特權。1945年,中華郵政為此發行紀念郵票一套。主圖為中國地圖、蔣介石像及中、美、英國旗。紐約美國鈔票公司以雕刻凹版印制,另以膠版套印國旗紅藍2色。
發行日期:1912.12.15. 齒孔度數:14. 全張枚數:100. 設計、雕刻:赫琪、格蘭
國民政府主席林森,于民國32年8月1日在重慶逝世,舉國哀悼。紀念票印以林故主席遺像為中心圖案,另加國徽及彩色邊框。于林故主席逝世2周年紀念日發行。
民紀21 國民大會紀念郵票
1946年,中華郵政為國民黨政府召開的所謂“國民大會”發行紀念郵票一套。主圖為南京國民大會堂。后來決定于民國35年11月12日舉行,又延期到15日,在南京國民大會堂正式揭幕,出席代表1300余人,討論憲法案,于12月25日全部修正通過。
民紀14 中國國民黨五十年紀念郵票
1894年孫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創立興中會,倡導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 ?919年正式成立中國國民黨。從興中會創立算起,到1944年為五十周年。票面以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先生遺像為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