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端平元寶》南宋理宗端平年間鑄幣。此錢生坑出坑已然有些時日,表面見微小銹坑密布,綠銹覆蓋然已非厚實,亦見把玩擦出銅色,其銅色溫潤有加,錢文筆劃因銹而見銹漫,然筆劃較粗壯,字跡仍然清晰。盡管如此,此式之錢,乃為不常見而顯較為珍稀。
《端平元寶》南宋理宗端平年間(公元1234年-1236年)鑄幣。端平元年鑄元寶,唯見銅錢小平,端平元寶面文楷書旋讀,背穿上元,徑2.4CM,鐵錢面文直讀,折三徑3.2CM,背穿上邛,折五徑3.5CM,背文有記地,記值及記范等。通寶折五銅錢,徑3.5CM,重10.5克左右,鐵錢分小平徑2.5CM,折五徑3.4CM,重寶唯見當五銅錢,徑3.4CM,面文楷書,直讀光背,制作精美。
本品“端平元寶背定伍東下”楷書鐵母,記地錢。此錢生坑出坑已然有些時日,表面見微小銹坑密布,綠銹覆蓋然已非厚實,亦見把玩擦出銅色,其銅色溫潤有加,錢文筆劃因銹而見銹漫,然筆劃較粗壯,字跡仍然清晰。與譜載之拓對比,字跡清晰度甚之。此錢從錢體眼學觀之,斷非偽作。但是作為鐵母,一直令我還有些疑問。
觀譜拓圖,其某些錢文字跡黏糊,不甚清晰,作為鐵母,似覺有疑。本品字跡無疑,字口較凸,鑄制規整。然,若為鐵母,又覺錢體厚度略嫌薄些。因此,此錢究竟是鐵母,還是銅質樣錢,我以為有深考辯之必要。盡管如此,此式之錢,乃為不常見而顯較為珍稀。實為可藏之宋代珍泉之一也。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鑄幣的國家。中國錢幣創造和打破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其中,折五大小的端平元寶錢有穿上“定伍”,穿下分別有“東下、東中、北上、北下”等,譜載主要為鐵錢和鐵母。
畢竟相對于一般古錢幣而言,端平元寶價格大眾普遍可以接受,另外一方面,因為它鑄造的持續時間只有2年,發行量比較少。
鑒別端平元寶有什么方法,通過錢文鑒別就是一種。另外,在注重各種錢文特點的同時,還可找出錢文的演變過程和變化的規律。秦漢時期,錢文書體屬小篆范疇,如半兩、五銖,但已有漢隸風格,其中莽錢為懸針篆。
端平更化使理學成為官方哲學,并革除了史彌遠時期的很多弊端,但其它改革措施或失敗或流于表面,未能成功。宋廷停止發行新幣,回收部分舊幣,并動用庫存黃金十萬兩、白銀數百萬兩平抑物價。最終經濟整頓破產。
宋蒙聯手滅金時,并未就滅金后河南的歸屬作出明確規定。隨后向開封進發,七月五日,宋軍進駐開封。宋軍到達洛陽,遭到蒙軍伏擊,損失慘重,狼狽撤回。
而端平元寶鑄相顯示規整有加,窄緣,鑄體方正圓矩,平整地章,穿口規整干凈,輪邊亦然。不難看出,“端平元寶”四字,直讀,楷書書體,書意規矩端莊,字形大小適中,布局協調,字形與筆劃橫直豎立,其書端美之感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