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徽宗精通書畫,尤以“鐵線體”最為得名,又稱“瘦金體”。鐵畫銀鉤,遒勁有力,在中國書法史上自成一家。其中元豐通寶隸書體錢文沉者、蒼勁豪放,相傳是蘇軾筆跡,在錢幣史上有“東坡元豐”之稱。種書體皆被用于錢文之中,幾乎可稱為中國書體的博覽會。
流傳今世的古錢幣,要數宋錢最多,中國漢字書法藝術,在宋朝錢幣上得到充分發揮。篆、隸、楷、行、草各宋朝歷代皇帝一般都喜好書法,這為錢文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宋太宗親書“淳化元寶”真行草三體書錢文,始開御書體之端。五年后又親書了“至道元寶”真行草三書體,宋太宗的真書體參用隸意,渾厚飽滿,含蓄端莊;行書結體得中、雋永流暢;草書神采飛動、頗顯功力。
御書錢最負盛名的是宋徽宗趙佶。“崇寧通寶”和“大觀通寶”皆是他所書。徽宗精通書畫,尤以“鐵線體”最為得名,又稱“瘦金體”。鐵畫銀鉤,遒勁有力,在中國書法史上自成一家。這兩種錢,不僅是作為流通的貨幣,也是精美絕倫的藝術品。留傳至今保存完好,又易收集,為古錢愛好者所鐘愛。
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鑄的“元豐通寶”版別極多,書法水平也高。其中元豐通寶隸書體錢文沉者、蒼勁豪放,相傳是蘇軾筆跡,在錢幣史上有“東坡元豐”之稱。宋哲宗元佑年間(1085—1093年),司馬光、蘇軾都用篆、行兩書體寫過“元佑通寶”對文錢。文字瀟灑奔放、不拘一格,大有超世脫俗之感。宋仁宗趙禎所鑄“皇宋通寶”九疊篆文,在宋代官印中常見,而出現在錢幣上則極為罕見,堪稱稀世珍寶。種書體皆被用于錢文之中,幾乎可稱為中國書體的博覽會。
回歸現代古玩圈中,崇寧通寶在收藏家眼里可謂是收藏價值頗高,因為北宋古代錢幣的在國內的市場上為數并不多見,版別不同的珍品錢幣實屬罕見,而且許多版本數十年間也就僅僅只是曇花一現。崇寧通寶作為宋徽宗代表更是具有歷史價值,收藏價值和經濟價值。
就連皇帝也是如此,宋徽宗厭惡戰爭,喜好書畫,在古錢幣界大名鼎鼎的崇寧通寶便出自宋徽宗之手。崇寧通寶在制造期間,宋徽宗親自提筆,設計了銅錢上的文字,這也是崇寧通寶價值不菲的原因之一。
崇寧通寶是在北宋時期崇寧年間所鑄造的錢幣,錢幣是以年號來命名的,除了它以外,在崇寧年間還有重寶、元寶兩個版本,因為崇寧通寶上的字是當時徽宗親手所寫的,所以,它也被稱為是御書錢,也因為這樣,這枚古錢幣的收藏意義非常大,因此價格也是很高,價
崇寧錢幣以其錢文俊美、鑄造精湛而征服世人,使得眾多古幣愛好者愛不釋手。隨著網絡錢幣交易與投資的興起崇寧重寶版別研究成果明顯鐵母逐漸被藏界公認 鐵錢版 鐵錢手,價格奇高。
崇寧通寶當十型,錢文為徽宗親書,所以又稱其為御書錢。該錢文書法清秀骨瘦,鐵劃銀鉤,是徽宗趙佶瘦金書體存留世間的真實顯現。宋徽宗更因鑄錢精絕,而于王莽并稱“錢法二圣”。具以上特征的大字版“崇寧通寶”諸譜未見。
時至今日,存世量較少的崇寧通寶價格自然高昂,十分具有收藏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