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銅質開元通寶是比較常見的一類開元通寶,由于年代較遠,出土錢幣較多,故大多表面有銹,磨損嚴重。開元通寶一般內郭較細,圓穿鑄造方正?!伴_元通寶”版制較多,可分為早中晚三期。
銅質開元通寶是比較常見的一類開元通寶,由于年代較遠,出土錢幣較多,故大多表面有銹,磨損嚴重。初唐外郭較細,中唐以后外郭變寬變粗。開元通寶一般內郭較細,圓穿鑄造方正。
錢文為隸書“開元通寶”四字直讀。通字“甬”頭極有特色,融合了篆書的特點?!伴_元通寶”版制較多,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開元輪廓精細,文字精美;中期錢背多鑄有星、月等各種紋飾;晚期的由于銅料冶煉不精,鑄幣粗糙,以“會昌開元”為代表。又“開元通寶”四字中元字形不同時期形有小異,“元”字第二筆有左挑、右挑、雙挑區分,其中又以后兩者較少見。
除銅質開元通寶外,唐朝也鑄造過金、銀質開元通寶。(另外還有玳瑁、鐵、鉛等材質)這兩種貴重金屬幣僅限皇家賞賜,供顯貴玩賞,并不投入流通,因此存世量極小,尤其是金開元,更彌足珍貴。
金開元通寶是仿銅開元通寶鑄造,并不作為流通貨幣使用,為宮廷賞賜錢。有詩曰:“開元皇帝掌中憐,流落人間二十年,長說承天門上宴,百僚樓下拾金錢?!笨梢娞崎_元盛世的奢華。1970年西安何家村出土30枚金開元通寶,是那個時期唯一的一次發現,足見其珍稀程度。
作為藏家,很想知道開元通寶銅錢值多少錢。關于開元通寶的版別眾多,有著五花八門的版式,流傳至今令后人珍藏。最便宜的就是隸書小平右桃版別以及隸書小平背雙月,它們的價格只能賣到三元。
開元通寶一般是每文約重4克,在唐玄宗李隆基時期是屬于盛唐時期,開元通寶的重量增加了很多,一般約為4.5克至5克,一般情況下,比較厚重的開元通寶都是盛唐時期鑄造的。
當然了,也有很多業內行家他們會將不同時間段的開元通寶價格表放在一起比對,為的就是了解不同版本在過去的整體價格走勢情況,以期更好的預估之后的價格,確定到底是否要投資。
唐代開元通寶背月的鑄制與流通,在我國錢幣形制發展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開元通寶簡稱開元錢或通寶錢。因此,可以認為開元通寶背月紋當是一種兼具裝飾和爐別的記號。
兩種唐開元通寶錢在書意、形制、厚薄和背紋飾文字風格上可有較明顯區別。時至今日,再將又一品獨特罕見且脫譜的唐開元錢帳中點出,遣之上博展賞,以饗泉好。然面日紋,且紋形碩大,卻不僅脫譜,而且在收藏實踐中極為罕見。
“通寶”即為通行寶貨之義??梢哉f,“開元通寶”錢在我國古代貨幣發展史上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頗受歷代論者所重視。約五代時的凌璠在《唐錄政要》中,即認為“開通元寶”錢背的仰月紋是唐高祖的竇皇后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