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奉天一兩作為舉世公認的大珍品,在數以萬計的各種錢幣中,這枚與奉天一兩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奉天光緒銀幣,也算是稱心如意了。
奉天一兩作為舉世公認的大珍品,在數以萬計的各種錢幣中,這枚與奉天一兩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奉天光緒銀幣,也算是稱心如意了。
集幣愛好者都知道,奉天一兩銀幣存世僅見一枚,是被國內外集藏界公認的中國近代銀幣大珍品,據悉這枚銀幣孤品曾在1991年美國加州的一次拍賣會上,以3.5萬美元的底價競拍,最終被一位臺灣收藏家以18.7萬美元的高價買入,并創下當年中國錢幣在國際市場上的最高成交紀錄,現該幣存于臺灣鴻禧美術館。據保守估計,目前這枚銀幣大珍品的市場價高達人民幣600~800萬元左右。
該幣的全稱是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是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由奉天機器局鑄造,清代的奉天省就是今天的遼寧省。光緒二十二年,清政府根據盛京(今沈陽市)將軍依克唐阿的奏請,批準設立并籌建奉天機器局以鑄造機制銀幣,并從德國進口鍋爐和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整套鑄幣機器。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奉天機器局成立。光緒二十九年,因市面上資金緊缺,周轉困難,奉天省當局決定鑄造以兩為單位的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庫平銀一兩和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兩種銀幣。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庫平銀一兩銀幣俗稱奉天一兩,當年只鑄了極少的樣幣,沒公開流通于世,以至于現在成了舉世罕見的大珍品;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鑄造后流入了市場,并一時緩解了當時市面上資金緊缺的局面。
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與奉天一兩設計風格相似,鑄工較為精湛。該幣正面圖案中央珠圈內是光緒元寶四個大字和滿文奉寶或寶奉字樣,珠圈外上環是奉天省造四字,下環是幣值庫平七錢二分六字,左右兩側是發行年份癸卯二字;背面圖案中央是滿清蟠龍圖,上環是英文省名奉天省,下環是英文幣值,左右兩側各為一六瓣花星。這枚奉天光緒銀幣當年雖然投放于市場,但它在市面上流通的時間并不是很長,它當年的實際鑄造量其實并不多,能完好流傳保存至今的,就顯得較為稀罕了。目前,該幣在錢幣交易市場里的售價也不低。如早在2007年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春季拍賣會上,一枚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就曾拍出過5600元的價格,而時至今日,這枚奉天光緒銀幣的市場價早已超過了萬元以上。
大家都知道古錢幣不僅有著其本身的收藏價值,而且還有著不菲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比如光緒江南省造己乙貳角銀元,為清末江南省己乙年鑄造的小面值銀幣,不僅為傳世量有限的銀幣,而且它還是光緒年間貨幣改革背景下的產物,有著難以言喻的歷史收藏價值。
銀幣背面中央鐫蟠龍圖,龍圖上端環鐫該銀幣的英文鑄造年份“33RD YEAR OF KUANG HSU”,即“光緒三十三年”,下端鐫東三省的英文舊稱“MANCHURIAN PROVINCE”,左右兩端分別鐫一個突出的圓點。
福建省造光緒元寶銀元是清末時期發行的銀幣,當時由于福建省制錢的短缺,其地方官員向中央請求,但因當時的經濟政策因素,福建省造光緒元寶便有鄉紳主持鑄造,此版錢幣
且除此之外,江南光緒元寶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江南省造光緒元寶早期是沒有干支紀年的,后期才發行有帶紀年版本的江南光緒元寶, 而江南省造戊戌元寶,就是自無干支紀年老江南后,發行的第一種帶有干支紀年的江南省造銀元。
、光緒元寶版式繁多,尤以當十者為最?! y計,光緒元寶總共有19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之外,其余的都在元寶之上刻有省名,具有重要的歷史參考價值。
這五年的時間里,各個造幣廠都是采用了自行設計和鑄造的方式,所以錢幣的設計上都是以各地的特點為主,光緒元寶的圖案特別豐富,版別也特別繁雜,也是錢幣比較不統一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