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若以舊譜所載,似乎劉氏父子順天錢并無銅質。直徑35.8毫米,重達21.42克。而此厚,則正是劉氏順天元寶鐵錢的典型特征。顯然,其鑄相顯示,其絕非私偽之爐能出,實劉氏官爐所出,乃馬之相矣。無需贅述,錢文書體書意皆呈馬相矣。
五代十國時期,幽州劉守光父子續唐鑄“順天元寶”錢。早前錄入譜中的,皆鐵質“順天元寶——光背、上月下百、上月下千”錢。若以舊譜所載,似乎劉氏父子順天錢并無銅質。然,事實并非如此。
續觀其體,但見此錢,鑄體厚重。直徑35.8毫米,重達21.42克。此重皆因鑄體之厚而致。而此厚,則正是劉氏順天元寶鐵錢的典型特征。換言之,以鐵錢類推,該錢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較之一般錢錢體更為厚重。此,實實在在的說明了此品非騾子而實乃馬相矣。
從鑄體進一步來看之,其雖然濃銹覆蓋,蒼老無比,然,仍然可見其鑄體規整,方圓廓正,地章平整,穿輪干凈。其中,字廓深竣,銹蝕之后,錢文紋飾仍然清晰可辨。寬緣制式,與鐵錢無二。顯然,其鑄相顯示,其絕非私偽之爐能出,實劉氏官爐所出,乃馬之相矣。進而察其錢文書意,其書隸體,錢文布局協調,字體大小適中,書意規矩,且與鐵錢之書無有異處。無需贅述,錢文書體書意皆呈馬相矣。
推行新錢對老百姓而言,是換湯不換藥,再次身受其害,苦不堪言。此錢鑄造量較得壹元寶多,有“順天易得,得壹難求”之說,市場價格昂貴。
觀察順天元寶錢幣形式、材質、制作:每遇需要作真偽鑒定的錢幣,首先是觀察其形制、材質、制造方法是否符合歷史客觀情況,以此作為確定真偽依據之一。 觀察順天元寶錢幣表面銹蝕與色澤:錢幣鑒賞家稱錢幣表面銹蝕色澤為“坑色”。
根據順天元寶錢有大樣,標樣乃至更大形制品種來看,此錢直徑當為小樣是也。這一獨特版式,在順天元寶錢中十分罕見。其應該是順天元寶錢譜系中之又一新發現版式無疑。根據順天元寶錢背多鑄星月紋且星月多少不等這一事實,此錢出現月孕星,并不奇怪。
順天元寶背上月下百、下千,兩式為所謂新評之中國古錢五十名珍。表明此錢乃為大珍,甚稀罕。其估價高達一百萬至一百二十萬,拍前大舉渲染造勢,如當初所謂清錢王寶福局咸豐通寶背大清一百一樣,嘉德慣用之促銷手段。
其一、順天元寶生坑包漿銹色純正,千歲風范,入骨及體,體面斑斑微坑,方顯歲月滄桑之真,其乃罐裝窖藏之品,真身彰顯?! ∑渌摹㈨樚煸獙氃洺醪綔y試,材質相對說來,具有不算太低之含銀量,此為其品相千余年來仍然保持相對上佳之重要原因之一矣。
“安史之亂”是公元755年,安祿山、史思明兩位唐朝將領為了奪取唐朝政權而發動的武裝叛亂。于是他廢掉“得壹元寶”年號錢,另鑄新錢,名“順天元寶”,意喻他順乎天意,該世世代代作皇帝。不過,“得壹”錢因為大部分被融化掉了,所以流傳下來的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