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對票中人物神情的刻畫上,注重體現黃梅戲名家神韻的面部表情,設計者通過參考著名表演藝術家演出的影像資料,不斷對人物五官進行修改,令3枚票中5個人物眉目傳神,生動形象。
我國第一套采用數字中國畫形式設計的郵票《黃梅戲》這種新興的藝術形式設計優勢十分明顯,不僅給人一種當代審美的趣味也兼具了黃梅戲應有的歷史感和文化韻味的畫面效果。
1.色彩基調烘托效果。設計者用數字中國畫的技法,精心描畫了人物艷麗多彩、恰當得體的服飾衣紋,經過處理,又增加了其色彩的厚重感和層次感。票中清新艷麗的人物風格和色彩處理,加上背景的淡彩烘托,使得《黃梅戲》郵票的戲曲效果十分出彩。
2.角色面容表情豐富。在對票中人物神情的刻畫上,注重體現黃梅戲名家神韻的面部表情,設計者通過參考著名表演藝術家演出的影像資料,不斷對人物五官進行修改,令3枚票中5個人物眉目傳神,生動形象。比如第2枚郵票中的女駙馬,其面部刻畫,既有女性的特質,又有駙馬的高貴。第3枚打豬草中,男女兩童對視、對唱,活潑可愛。
3.戲份凸顯人物角色。郵票畫面明確了戲份,重點就是凸顯人物角色。設計者參考了眾多名家的表演,將畫面人物定位為按照傳統黃梅戲章法扮戲的當代青年演員,以發型、面妝以及肢體語言等充分體現其歷史、文化傳承的特征,以人物的五官比例、位置、膚色和手勢等傳達出當今的審美意趣。票中的人物形象,既能準確地體現出黃梅戲應有的歷史感和文化內涵,又能適合新世紀的人們較為普遍的審美習慣。在人物的身姿上,使其達到一種多元化之美,充分體現出戲中的人物角色。
4.畫面充分顯示戲份?!饵S梅戲》郵票自然要體現戲的特點,使各種應用到畫面中的視覺形象都合理地融為一體。設計者在畫面內容上十分注意細節的刻畫,重點抓住每一出戲的某一服裝或道具特色,如女駙馬人物身上的蟒袍、頭上的宮花和腰間的玉帶,都以云龍為主題花紋;天仙配中人物手拿油紙傘;打豬草中人物身背竹籃,這些標志性細節意在點明劇目,體現了戲份,引起觀者的共鳴。全套郵票從畫面人物形象,到每枚郵票舞臺化的背景,都充分體現了戲份。
T109哈雷彗星回歸郵票 為紀念哈雷彗星時隔76年重返地球,我國郵電部于1986年4月11日發行《1985—1986哈雷慧星回歸》特種郵票,全套1枚。
Apr-07綿竹木版年畫(小全張)郵票也是值得大家收藏的一枚郵票,綿竹木版年畫是國家郵政局在2007年2月10日發行的,這一套共計四枚郵票,總面值4.80元。
文17向老農學習是文革郵票中的一枚,1969年10月1日,為了宣傳知識青年在農村鍛煉成長的情況,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在國慶20周年之日發行一套《知識青年在農村》“文”字頭郵票,全套4枚。
葫蘆兄弟特種郵票于2020年6月1日發行,發行共一套6枚,這六枚郵票分別的名字為七色葫蘆、夢窟迷境、絕路逢生、水火奇功、巧奪如意、七子連心。該套郵票計劃發行量為750萬套,由背景郵票廠印制。
《包公》系列郵票包括特種郵票1套2枚,分別繪制了擲端硯、鍘美案,套票面值為1.2元+1.2元,小型張為包公像,面值為6元,全套郵票面值為8.4元。包公郵票套票的價格普遍在3元左右,相比2.4元的發行價,有所上漲。
《龍虎山》特種郵票將于今年7月27日在全國發行,為建市三十周年獻禮,在所有以江西題材發行的郵票中,小型張的發行在全省尚屬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