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梅蘭芳1894年生于北京,是中國當代杰出的戲曲藝術家,原籍江蘇泰州。11歲開始登臺演出。1961年8月8日去世,享年67歲。紀94無齒票偽品無背膠,紙面呈銅版紙光潔明亮的特征。紀94無齒票偽品采用銅版紙印制,在鑒偽儀的紫光燈照射下,呈亮白色。
梅蘭芳1894年生于北京,是中國當代杰出的戲曲藝術家,原籍江蘇泰州。1894年生于北京。9歲學戲。11歲開始登臺演出。1961年8月8日去世,享年67歲。在60年的藝術實踐中,他堅持不懈地勤修苦練,勇敢地探索,繼承了中國戲曲的優良傳統,多方面地革新創造,在旦角行當的表演藝術上形成了獨具風格、流傳最廣的梅派,和程硯秋、茍慧生、尚小云一起被京劇界和廣大觀眾公認為四大名旦。1962年8月8日,正值梅蘭芳逝世一周年之際,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一套《梅蘭芳舞臺藝術》紀念郵票,全套8枚,同時發行一套無齒孔郵票。孫傳哲設計。無齒孔郵票尺寸規格(307)~(311)為30毫米40毫米,(312)~(314)為40毫米30毫米。郵局全張枚數(307)~(311)為50(105),(312)~(314)為50(510)。影寫版。無齒孔。北京郵票廠印制。
紀94無齒票主要是供集郵者收藏,發行量很少,再加上經過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損失一部分,如今存世量已很少,市場價格很貴,已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珍郵行列,有些不法分子便千方百計偽造紀94無齒票出售,欺騙沒有鑒別郵品經驗的集郵者。
然而,如何鑒別紀94無齒票的真偽呢?
一、郵票規格
紀94無齒票真品尺寸規格(307)~(311)為30毫米40毫米,(312)~(314)為40毫米30毫米。紀94無齒票偽品若用紀94有齒票真品裁去四周齒孔偽造而成,其郵票尺寸規格必然小于30毫米40毫米或40毫米30毫米,一般小于1毫米2毫米;如果小于1毫米,用高倍放大鏡觀察郵票四周邊緣,偶爾可見原齒孔痕跡。
二、對于用紀94無齒票真品翻版印制的假無齒票鑒別方法有:
1.看背膠
紀94無齒票真品刷有背膠,為糊精膠,膠面厚而光亮,呈淡黃色。紀94無齒票偽品無背膠,紙面呈銅版紙光潔明亮的特征。
2.看紙質
紀94無齒票真品采用郵票紙印制,紙質堅韌,吸墨性能好。紀94無齒票偽品采用銅版紙印制,紙面光潔明亮。
3.看版別和刷色
紀94無齒票真品采用影寫版印制,刷色純正、艷麗、清晰、瓷實;郵票上的銘記、面值、票名、志號均采用單一黑色細網紋版印制,字跡、筆畫不發糊,用高倍放大鏡進行觀察,文字上的細網點清晰可見。紀94無齒票偽品用紀94無齒票真品翻拍制版彩印,刷色不夠純正;用高倍放大鏡進行觀察,郵票上的銘記、面值、票名、志號均發糊,套色膠印所呈現的網點暗影比較明顯。
4.用鑒偽儀鑒別
紀94無齒票真品采用郵票紙印制,在鑒偽儀的紫光燈照射下,呈暗紫色。紀94無齒票偽品采用銅版紙印制,在鑒偽儀的紫光燈照射下,呈亮白色。
T132麋鹿郵票無齒票你會鑒別其真假嗎?無齒郵票指四周不打齒孔的郵票,我國發行的無齒票是不少的,有些無齒票的市場價值是不錯的。 另外,T.132無齒票偽品均為單枚。暫時沒有掌握鑒定郵品真偽知識的集郵者,購T.132無齒票時,最好購雙連票,免得受騙。
風箏又名紙鳶,是中國的一種民間玩具。扎糊風箏是一種藝術創造。風箏的結構分硬膀型、軟翅型兩大類。1980年5月10日,為了展示中華民族民間手工藝品的悠久傳統,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一套《風箏》特種郵票,全套4枚。郵局全張枚數50。
1979年6月25日,為了展示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遺產,中華人民共和圍郵電部在發行T.38《萬里長城》特種郵票的同時,發行了這枚小型張。尺寸規格140毫米×78毫米,郵票票幅規格40毫米×30毫米。北京郵票廠印制。
泰國舊名暹羅,位于東南亞南半島中部。1975年,中國與泰國建立了外交關系。1995年7月1日,為了紀念中泰建交20周年,根據中泰兩國郵政部門的協商,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與泰國聯合發行一套《中泰建交二十周年》紀念郵票,全套2枚。票幅規格52毫米×31毫米。
1967年10月1日,正值慶祝國慶節之際,為了反映毛澤東主席和世界人民的親密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一套《毛主席與世界人民》“文”字頭郵票,全套2枚。票幅規格60毫米×40毫米。郵局全張枚數25。
文章公布了毛澤東同志的最新指示:“實現無產階級教育革命,必須有工人階級領導,必須有工人群眾參加,配合解放軍戰士,同學校的學生、教員、工人中決心把無產階級教育革命進行到底的積極分子實行革命的三結合。
T.50《風箏》郵票的真偽辨別
風箏又名紙鳶,是中國的一種民間玩具。扎糊風箏是一種藝術創造。風箏的結構分硬膀型、軟翅型兩大類。1980年5月10日,為了展示中華民族民間手工藝品的悠久傳統,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一套《風箏》特種郵票,全套4枚。郵局全張枚數50。
細致分辨1997-13M《壽山石雕》小型張真假
壽山石產于中國福建省福州市北郊的壽山鄉,故名。據考證,早在南北朝時已有開采和利用,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同時發行一枚小型張,壬國恩、柯永生設計。尺寸規格97毫米×97毫米,郵票票幅規格60毫米×6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