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78.10.25,影寫版,P11.5,31*38.5mm,50?! ?-1為“建設新寧夏”。主圖是一個回族老人和兩位年輕人。 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位于中國西北部,自治區人民政府駐銀川。其中回族占三分之一。
1978.10.25,影寫版,P11.5,31*38.5mm,50(10*5)。有背膠。張克讓。北京郵票廠。
3-1為“建設新寧夏”。主圖是一個回族老人和兩位年輕人。姑娘頭扎方巾身著蒙古袍,身邊的男青年是一身礦工打扮,頭帶安全帽,系著白毛巾、手里捧著獎狀。
3-2為“煤都新貌”。寧夏煤炭資源十分豐富,煤炭工業是寧夏工業的主要工業。賀蘭山區北部為主要煤炭基地。主圖是一個采掘機正在采煤,遠處是起伏的高山。
3-3為“塞北江南”。綠油油的田野,遠處清晰可見的是一座水電站,昔日水土流失、風沙侵襲的寧夏,如今已是一片江南景色。
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位于中國西北部,自治區人民政府駐銀川。1958年,自治區以甘肅省的銀川專區和固原、吳忠兩回族自治州等為基礎建立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地形以高原為主,賀蘭山縱貫北部,六盤山綿延南部;黃河流貫中部,構成銀川平原。境內主要居住有回、漢、蒙古、滿等民族。其中回族占三分之一。這里的氣候干燥,農產品主要有小麥、水稻、谷子、高梁、玉米、油菜籽等,畜牧業發達,以產灘羊皮和羊毛著稱,特產有構杞、甘草、發菜,礦產有煤、鐵、磷、鹽。
該郵票發行于1978年10月25日,紀念了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20周年,郵票共有三幅圖畫分別從3個不同的主題層面來展現出了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風貌,以及該自治區人民的典型特征,從圖中可以看出自治區的人民身著民族服裝同時微笑的臉龐讓人感受到了他們對于自治區成立的喜悅,同時圖中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風景面貌讓人心曠神怡,也很好地展現出了該地豐富的自然資源。我國是一個有著多民族的統一國家,許多的少數民族自治區都是我國畜牧業以及工業等等各方面事業發展的重要基地,同時這一類型題材郵票的發行不僅紀念了各個自治區成立的事件,還展現出了我國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藝術文化。
1979年,第20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決定,每年10月16日為“世界糧食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這一決定,是在世界人口增長、糧食供求關系尖銳矛盾的形勢下做出的。這些國家的人口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糧食增長的速度。
這枚郵票是中國影寫版郵票的一枚,成員眾多,包括了5枚。在印刷方面,它也被交由了北京郵票廠印制,質量方面值的信賴。
1979年2月23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決定每年3月12日為全國的植樹節。
為了將泰山的盛景描繪在冊,被更多的人瞻仰,中國發行了T130 泰山郵票,這枚郵票發行于1988年9月14日,齒孔數為P11,大小為54mm×40mm,面幅稍大,給人一種大氣的感覺。
2-1為“瞿秋白”。(“江南第一燕”,原是瞿秋白婚后寄給愛妻王劍虹詩中的意象?! ∵@套郵票發行于1988年,紀念了瞿秋白同志誕生90周年,從該郵票中可以看出人物描寫的生動形象,他清秀的臉龐以及堅定眼神很好的給人展現出了一代革命工作者的風范。
本套郵票共6枚。品名:T3戶縣農民畫。十分令人高興的是,這種獨特的題材被應用在了郵票之中,中國發行了T3 戶縣農民畫郵票。更為重要的是,它由北京郵票廠印制,印刷十分的精細,是各位郵票收藏家不能錯過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