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如何鑒別真假郵票,謹防上當受騙,這對每一位集郵愛好者與集郵投資者來說,都是一個重中之重的問題。 這里給大家介紹幾個簡單的辨別方法,當然,此方法只適用于一般普通、高檔郵票的鑒定。
如何鑒別真假郵票,謹防上當受騙,這對每一位集郵愛好者與集郵投資者來說,都是一個重中之重的問題。
這里給大家介紹幾個簡單的辨別方法,當然,此方法只適用于一般普通、高檔郵票的鑒定。對于稀罕的珍郵鑒定,須采用專用的儀器設備進行物化檢測,以科學的測試數據確定郵票真偽。
第一步,根據版別特征進行判斷。
查看郵票的印制版別對不對(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中找)。如果印制版別和目錄上的有差異,則為假票。
第二步,根據郵票鑒定的“五要素”常規進行驗證。
紙張,油墨,刷色,齒孔,背膠,通過紫外線驗鈔機、長波紫外線燈、短波紫外線燈、郵票量齒尺、強光手電筒、30-60倍兩用放大鏡等工具驗證。
郵票專用紙有:無熒光的專用紙、有纖維熒光的防偽紙、帶水印的專用紙。這三種紙張在紫外線燈光下,均呈現紫光或紫光中帶點狀、線狀、水印色彩的熒光。若紙張上顯示的是一片白光,那么使用紙張不是郵票專用紙,基本可確定為假票。
郵票用墨基本上是鉛印油墨、膠印油墨、熒光油墨和特殊的磷光、香味、光變,雙波隱形、熒光加密、電子觸模等專用或防偽油墨。經用工具查驗,做鑒定的郵票因使用油墨不對,可認定為假票。
郵票刷色主要有三種:單色、雙色和多色,通常的方法是看郵票畫面,可以從色相、明度、冷暖、純度四個方面來定義作品色彩與色調的認知。如果色種不對或色彩、色調的差距大,基本上可認定是假票。
齒孔的驗證需使用量齒尺,主要關注齒孔形狀、直徑大小、齒度。
不同時期的郵票背膠,因使用的膠質和設備不同。一是用志號相同的真郵票進行比對,在膠質、工藝、年代風化等特征上是否差別不大;二是使用強光燈從側邊照射,看噴涂的膠質光澤。如果背膠的膠質、工藝、年代風化等特征上的反差大,也可認定是假票。
對于有熒光噴碼的郵票,熒光噴碼是用熒光噴墨在郵票上加噴的字頭和號碼,其外觀有淺色痕跡,字頭和號碼呈圓點狀組成,使用驗鈔機,在紫外線燈照射下噴碼發出熒光。
第三步,根據郵票暗記和細微的特征進行辨別。
暗記是設計師、雕刻師或印刷者做的防偽記號,是鑒別郵票真假的證據與標記。暗記一般隱藏在郵票的圖案中,不仔細觀察是很難發現的。由于受技術條件的限制,偽票通常情況下是難以做到與真票一模一樣的。
▲五星水印 ▲古幣水印 車工2元有幾個版別以及1960年2元紙幣單張價格: 大家所熟知的車工2元一共只有兩個版別,根據水印的不同,可以分為五星水印和古幣水印。
截流從開始到合龍僅用了36個小時23分。1981年6月15日,這兩座船閘首次試航成功后,于6月27日投入使用,運行情況正常。
當時的郵電部到底發行了多少枚猴票? 對此,負責郵票雕刻的姜偉杰也并不知情。在一些公開資料中,有的注明發行量是800萬枚,有的是500萬枚。就此打住不再印制,這就為日后猴票價格飆升埋下了伏筆。
郵票被稱為“國家名片”,故很多國家借用郵票宣傳自己。具有獨立郵票功能的最小計量單位。
解放區郵票是指1930年至1950年20年間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各革命根據地、解放區發行的郵票。這一時期共發行了450多套2230多枚郵票。
可能很多集郵愛好者和投資者都不一定能留意到,其實每一套郵票都有它自己獨特的版式區分。有的依據齒孔通齒和不通齒區分,有的則由邊紙的色標來區分。色標票就是帶色標的套票,要比普通郵票的價格要高,有的甚至會高出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