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純熙”、“淳熙”雖音同意義卻不相同。所以也有一種說法是當時因南宋朝廷唯恐用此年號會激怒金國而遂改“淳熙”,言欲“取法淳化、雍熙為義”,實乃托辭耳。是為“純熙元寶”錢首次面世。背“同”意為舒州同安監所鑄,該錢監位于現在的安徽省西南部。
“純熙”是宋孝宗趙昚擬用的年號。《皇宋中興兩朝圣政》卷五十二“乾道九年十一月戊戌”條載:“詔以明年正月朔為淳熙元年。初,詔改元純熙,尋以取法淳化、雍熙為義,改元淳熙?!边@說明在乾道九年十一月以前已下過改元“純熙”的諭旨,后來因考慮到要取法宋太宗,將他所用的年號“淳化”、“雍熙”中各取一字,拼成“淳熙”,作為年號?!凹兾酢薄ⅰ按疚酢彪m音同意義卻不相同。
“純熙”一詞原本出自《詩經·周頌·酌》中的一句:“于鑠王師,遵養時晦,時純熙矣,是用大介。”這是敘述武王伐紂的《大武》樂歌之一,是歌頌武王功績的詩篇。所以也有一種說法是當時因南宋朝廷唯恐用此年號會激怒金國而遂改“淳熙”,言欲“取法淳化、雍熙為義”,實乃托辭耳。
1985年江蘇高郵大運河出土一枚“純熙元寶”小平鐵錢,背上“同”。是為“純熙元寶”錢首次面世?!凹兾酢蹦晏栯m未實行,但孝宗已于乾道九年戊戌日之前下諭改明年為“純熙”元年,有關部門自然要準備鑄造新的年號錢。古代通訊、交通不便,由于沒有及時得到再次改元“淳熙”的諭旨,有些錢監已經開始鑄造行用錢。這就是“純熙元寶”背“同”小平鐵錢的由來。背“同”意為舒州同安監所鑄,該錢監位于現在的安徽省西南部。
這枚折五型“純熙元寶”錢,窄緣細郭,錢文楷書旋讀,背穿上有一仰月紋。另外,筆者還藏有一枚“純熙元寶”背上“同”小平錢,亦為窄緣細郭,錢文楷書旋讀。兩錢書法如出一轍。筆者這些精整錢幣均為失蠟法鑄造,實為鑄錢前期準備階段的錢幣樣式。其實筆者對這類錢幣早有認識,近來通過展示這些錢幣筆者也在認真研究它們與錢譜所載錢幣的關系,進一步積累資料。待條件成熟后再一并論證。
淳化、雍熙皆為北宋太宗趙光義的年號,各取其中一字組成“淳熙”,以示對祖宗盛世的追慕和效法。
如上個世紀80年代江蘇出土的“純熙元寶”鐵錢,首次將“純熙”這一僅存在六天的年號呈現于世人眼前。 高郵出土的南宋鐵錢眾多品種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數枚“純熙元寶”背“同”小平鐵錢。當時并不知道歷史上曾有過“純熙”年號。
2008年北京嘉德拍賣過一枚純熙元寶背同小平鐵錢,成交價格為436800元。
可感本品出坑有日,乃早前出于東北罐裝窖藏。顯而易見,此徑重非為一般小平銅錢所具有。因此,結合其徑重皆大與常規銅鐵錢,本品諸般特征顯示,其凸顯母錢應該具有的基本特征,寶馬之相可確矣。
就在不久前,東北博友先后披露展示了其所藏的南宋“純熙元寶背同”大錢。由于此形制純熙元寶錢,之前諸譜未載,又加之純熙年號存續時間極短,有泉友可能覺得很是迷茫。 首先,還是例行之辯銹識漿,以確認此錢本身的真實可靠性。 其次,審視其鑄體。
而如今發現折三大錢,并且已經可公見數枚且銀、銅皆有,說明的只有一點,那就是當時除了小平鐵錢外,還鑄了折三大樣樣錢。此形制銀、銅錢現世后,徹底打破了所謂小平鐵錢天下孤品的荒唐臆論,其具有相當重高的收藏價值和研究價值,亦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