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顯而易見,我們若以“純熙”年號存續時間長短這一點來考慮其鑄錢可能不可能,其實是站不住腳的。但是,盡管它存續時間短,但“純熙”年號卻是正式昭告天下的實實在在的皇帝年號,而有正式年號當有鑄錢為證或者為標志。
我們知道,歷史上大凡朝廷議及改元,皆乃皇朝帝業和國家之大事,其選擇年號名稱詞組,需要有一個提出、選擇、論證的過程,其絕非皇帝大臣某人腦袋瓜一拍,想到即行頒布。
因此,在從選擇過程開始到確定下來,這需要一段時間,而確定下來后,按照中國歷史上的基本做法,還必需要觀星象選擇黃道吉日,并等待這個吉日到來之時昭告天下,正式頒行新的年號。因此,每一新年號,實際上在向皇帝奏準后,到昭告天下,其間都有一個長短不等的等待時間。而新年號鑄新的年號錢,不僅是歷代之習,也是必為之行。是故,就完全可能存在新年號確定并奏準且還未昭告天下之時,錢局官爐即進入鑄錢準備。由此一來,其鑄期實際上是提前或者延長了,這也就是說,待年號正式頒布甚至還未昭告天下之前,官爐實際上已經準備停當,一旦昭告頒行,即行點火鼓鑄,甚至之前已經鑄出樣錢。
顯而易見,我們若以“純熙”年號存續時間長短這一點來考慮其鑄錢可能不可能,其實是站不住腳的。因此,在上述推論的基礎上,我們說,純熙元寶錢極有可能在純熙年號昭告天下之前或者之時,就已經鑄出了頭批樣錢,乃至行用錢,是完全有可能的,并無多大懷疑的空間(以木刻雕母為祖母錢,在范泥砂模鑄材等皆齊備的情況下,對錢局來說是無需耗費多時而可達快速鑄錢的)。此說乃其中之一矣。
其二,從另一個角度上講。由于純熙年號存續時間太短,鑄錢實在來不及。但是,盡管它存續時間短,但“純熙”年號卻是正式昭告天下的實實在在的皇帝年號,而有正式年號當有鑄錢為證或者為標志。故,也可能存在這樣一種可能,那就是在緊隨其后的淳熙年號頒行后,補鑄純熙錢,以補其缺。而補鑄,則無需考慮鑄量,只要有一定量,乃至有頭爐錢或者樣錢即可。這也就可以解釋純熙元寶錢,為什么遺存罕少,發現很遲之原因了。
近年來江蘇高郵出土一枚純熙元寶小平鐵錢,背上“同”。為純熙元寶傳世之孤品。在史料記載中最為常見的為鐵錢,版式也比較多,除了鐵母和隸書版的純熙元寶之外,其他的版式留存于世的數量比較多。
無論是哪個朝代的貨幣,只要符合“純熙元寶”無人知曉,世界上僅有數枚的條件,那這枚錢幣將在拍賣市場中擁有極強的吸引力。
如上個世紀80年代江蘇出土的“純熙元寶”鐵錢,首次將“純熙”這一僅存在六天的年號呈現于世人眼前?! 「哙]出土的南宋鐵錢眾多品種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數枚“純熙元寶”背“同”小平鐵錢。當時并不知道歷史上曾有過“純熙”年號。
淳化、雍熙皆為北宋太宗趙光義的年號,各取其中一字組成“淳熙”,以示對祖宗盛世的追慕和效法。
2008年北京嘉德拍賣過一枚純熙元寶背同小平鐵錢,成交價格為436800元。
據史料記載,南宋孝宗皇帝乾道九年冬至,改明年年號為純熙,僅僅六天之后改為淳熙,因此,“純熙元寶背同錢”實際上只流通了6天。由于這枚鐵錢前人譜錄中從未見著述,故可參照資料甚少。一言以蔽之,銀銅兩銹質銹相凸顯自然天成之相,銹色開門之珍品。
純熙元寶停鑄原因 純熙元寶值不值錢
近年來江蘇高郵出土一枚純熙元寶小平鐵錢,背上"同"。為純熙元寶傳世之孤品。根據文獻記載推算,從乾道癸巳冬至宣天下改元純熙起,到甲辰日重改年號"淳熙"止,前后歷時共六天,其年號使用之短暫,堪稱中國歷史之最。
純熙元寶最新參考價格 純熙元寶存世量多少
淳化、雍熙皆為北宋太宗趙光義的年號,各取其中一字組成“淳熙”,以示對祖宗盛世的追慕和效法。加之鑄量稀少,珍貴罕見,有人估算其存世數量不會超過二十枚,是當之無愧的南宋錢幣大珍品,自然備受收藏家追捧。
純熙元寶錢文字體鑒賞 純熙元寶流通了多長時間
“純熙元寶”鐵錢背穿上“同”字,系紀鑄造監名,表明此錢是由淮南西路舒州同安監所鑄。地處安徽的舒州同安監行動非常迅速,在接到改元“純熙”詔令后,便率先鑄造出了少量“純熙元寶”背“同”小平鐵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