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rnll"></form>

<em id="nrnll"><span id="nrnll"></span></em>
<wbr id="nrnll"><pre id="nrnll"></pre></wbr>
    1. <em id="nrnll"><source id="nrnll"><option id="nrnll"></option></source></em>

      《春夏秋冬》特種郵票上的“非遺”

      2019-06-05 22:13:47 責任編輯:360郵票網 來源:用戶投稿
      1191

      摘要:  2017年3月20日,中國郵政發行2017-6《春夏秋冬》特種郵票1套4枚,分別為“春燕剪柳”“夏荷戲水”“秋雞鳴穗”“冬雪映梅”,其中“春燕剪柳”“冬雪映梅”分別展示了“風箏”“燈彩”“煙花爆竹制作技藝”“漢字書法”4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春夏秋冬》特種郵票上的“非遺”

        2017年3月20日,中國郵政發行2017-6《春夏秋冬》特種郵票1套4枚,分別為“春燕剪柳”“夏荷戲水”“秋雞鳴穗”“冬雪映梅”,其中“春燕剪柳”“冬雪映梅”分別展示了“風箏”“燈彩”“煙花爆竹制作技藝”“漢字書法”4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風箏制作技藝

        “春燕剪柳”郵票(圖1,首日公函封)以4名孩童放飛風箏為主圖。風箏制作技藝2006年作為“傳統技藝”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編號Ⅷ-88,山東省濰坊市等地區申報。

        風箏亦稱“紙鳶”“鷂子”,相傳為漢初韓信所作,初名“紙鳶”,五代時在紙鳶上系竹哨,因風入竹哨,聲如箏鳴故名。風箏用細竹扎成骨架,再糊薄紙系上長線(繩),玩時利用風力升入空中。傳統造型有獸、鳥、蟲、魚等。主要有扎、糊、繪、放等制作工序。扎以選、劈、彎、削、接等制成骨架;糊以選、裁、糊、邊、校等制成整體;繪以色、底、描、染、修等加以美化;放以風、線、放、調、收等調提角度。

        風箏形式多樣,放飛技法各具特色。如濰坊風箏追求起飛平穩、飛高放遠的特征;南通板鷂風箏注重“哨口”設計,使發出的音量、音質、音調具有千變萬化的個性;拉薩風箏講究空中爭斗玩耍的放飛技巧;天津風箏魏獨具造型多變、彩繪逼真、飛行平穩、特技精湛和便于攜帶的功能;北京風箏哈秉承骨架精巧,彩繪嚴謹、雍容華貴的風格。

        風箏在新中國郵票上曾多次出現。如T.50《風箏(一)》的“雛燕”“瘦燕”“半瘦燕”“比翼燕”,T.115《風箏(二)》的“鷹”“龍頭蜈蚣”“八卦”“鳳凰”;此外,特54《兒童生活》第12枚“春天來了”、2010-6《清明節》第2枚“踏青”、2015-4《二十四節氣(一)》第5枚“清明”等,均有孩童放飛風箏的場景。

        二、燈彩

        

      《春夏秋冬》特種郵票上的“非遺”

       

        在“冬雪映梅”郵票(圖2)的左上角懸掛有一盞燈彩。燈彩2006年作為“傳統美術”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編號Ⅶ-50,浙江省仙居縣等地區申報。

        燈彩為中國民間工藝品。相傳始于西漢,以后歷代都有制燈工藝,各地民間藝人利用本地所產的竹、木、藤、麥秸、獸角、金屬等材料,制成各色花燈。多在傳統節日或婚壽吉慶之時懸掛,以烘托喜慶氣氛,尤其正月十五元宵節,故此節又名“燈節”。

        燈彩在我國多地流行。有浙江的仙居花燈、硤石燈彩、樂清首飾龍,福建的泉州花燈,廣東的東莞千角燈、佛山彩燈、潮州花燈、忠信花燈,青海的湟源排燈,北京燈彩,上海燈彩,江蘇的秦淮燈彩、蘇州燈彩,河南的洛陽宮燈、汴京燈籠張等。

        燈彩在新中國郵票上多有展示。如編 66-77 《文化大革命期間出土文物》第8枚“長信宮燈”,T.60《宮燈》的“花籃燈”“龍球燈”“龍鳳燈”“寶盆燈”“草花燈”“牡丹燈”,T.104《花燈》的“九蓮獻瑞”“龍鳳呈祥”“百花爭艷”“金玉滿堂”,2006-3《民間燈彩》的“魚燈”“白菜燈”“蓮花燈”“龍鳳燈”“花蝶燈”;2016-15《丁丑年》第2枚“牛耕年豐”、1997-1《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二)》小型張“歸省慶元宵”等多有燈彩亮相。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郵政部門也有燈彩郵票發行。

        三、煙火鞭炮制作技藝

        “冬雪映梅”郵票有孩童燃放鞭炮的場景。煙火鞭炮制作技藝2006年作為“傳統技藝”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編號Ⅷ-86,湖南省瀏陽市等地區申報。

        煙火,亦作“焰火”,煙火劑燃燒時發出的煙和火。舊時以搭架放演,顯現空中樓閣或戲曲形象;現有平地小煙火和空中大煙火,一般系包扎品,內裝藥劑,點燃后煙火噴射,呈各種顏色,并幻成各種景象。爆竹,亦稱“炮仗”“爆仗”,用多層紙張密裹火藥,接以藥線,點燃藥線引爆火藥后發聲,有單響、多響之別。我國煙火鞭炮制作技藝形式多樣。如湖南的瀏陽花炮,河北的南張井老虎火,江西的萬載花炮、萍鄉煙花,陜西的蒲城桿火、洋縣架花煙火爆竹等。

        煙火鞭炮與中國民俗密不可分,每逢傳統節日、開業慶典、婚喪嫁娶時,人們燃放鞭炮煙花以示吉祥如意和祛災避邪,表達大眾對事業興旺、生活幸福的美好憧憬。

        煙火鞭炮也曾在郵票上多次出現。如1997-10《香港回歸祖國》小型張、2000-2《春節》第2枚“辭舊歲”、2016-2《拜年》等。

        四、漢字書法

        “冬雪映梅”郵票上還有女童張貼字體為行書的“福”字。漢字書法2008年作為“民間美術”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編號Ⅶ-63,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書法家協會等單位申報。

        漢字為漢語文字,世界上最古老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歷史。現用漢字從甲骨文、金文演變而來,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征,復雜變為簡單;造字原則從表形、表意到形聲。現有漢字56000左右,通用約5000-8000字。漢字書法是用圓錐形毛筆書寫漢字法則,講究執筆指實掌虛、五指齊力,用筆中鋒鋪豪,點畫圓滿周到,結構橫直相安、意思呼應,分布錯綜變化、蔬密得宜、全章貫氣等技法,并以崇尚個性、風貌和意趣,展示漢字微妙疊見的變化和剛柔生動的美感,譽為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漢字書法分篆、隸、楷、行、草等體。

        漢字書法在郵票上出現已屢見不鮮,最具代表的作品有:2003-3《中國古代書法——篆書》的“西周·毛公鼎”“秦·泰山刻石”,2004-28《中國古代書法——隸書》的“東漢·乙瑛碑”“東漢·張遷碑”“東漢·曹全碑”“東漢·石門頌”,2007-30《中國古代書法——楷書》的“宣示表”“張猛龍碑”“九成宮醴泉銘”“雁塔圣教序”“顏勤禮碑”“玄秘塔碑”,2010-11《中國古代書法——行書》的“蘭亭序”“黃州寒食詩”“祭侄文稿”,2011-6《中國古代書法——草書》的“平復帖”“初月帖”“古詩四帖”“自敘帖”等。

      本站部分內容收集于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熱門推薦:

      1953年紅1元值多少錢?第二套人民幣1元價格表 1953年紅1元值多少錢?第二套人民幣1元價格表
        第二套人民幣1元其實是有2個版本的,一個是1953年紅一元,一個是1956年黑一元,由于紅一元在老百姓手中磨損比較嚴重,容易褪色,在1961年3月25日又發行了黑壹圓。”和“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
      郵票資訊 2019-06-06 16:53:10 閱讀(907)
      湯玲:踐行雷鋒精神  爭做最美“蜂蜜” 湯玲:踐行雷鋒精神 爭做最美“蜂蜜”
        學“雷鋒”精神——“郵”感悟。倡導每一位師生“學雷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悟“雷鋒”內涵——爭做最美“蜂蜜”  “驛路梨花處處開,雷鋒精神代代傳。讓我們行動起來,用自己的滿腔熱忱共唱一首雷鋒的贊歌,讓雷鋒精神永駐我們的校園!
      郵票資訊 2019-06-06 05:02:11 閱讀(932)
      仙氣十足的武當山小型張 仙氣十足的武當山小型張
      一共是武當山的四個景點,用特有的筆觸將武當山景色描繪了出來,整套郵票讓人感受到了武當山道家的莊嚴神圣感,飄逸清秀的山峰和供電,看起來古樸優雅,道家第一圣山一定值得大家收藏。
      郵票資訊 2019-06-06 04:16:53 閱讀(1019)
      關于國外郵票,應該如何選擇投資 關于國外郵票,應該如何選擇投資
        近兩年,郵票市場開始走俏,除集郵愛好者越來越活躍以外,投資愛好者更是躍躍欲試。今年接連的足球賽事所引發的郵票熱,讓不少愛好者和投資者對國外郵票也有了興致。然而對于投資者來說,最關注的問題就是“對于國外郵票,我們應該如何投資?
      郵票資訊 2019-06-05 22:16:31 閱讀(1079)
      紅山晚報:喜大普奔!“赤峰玉龍”再上國家名片! 紅山晚報:喜大普奔!“赤峰玉龍”再上國家名片!
      “赤峰玉龍”再上國家名片!  日前,記者從赤峰市集郵協會獲悉,中國郵政集團將于4月9日發行《紅山文化玉器》特種郵票,一套3枚,圖案分別為玉龍、玉鳳、玉人。郵票圖案上的第一枚玉龍出土于赤峰市敖漢旗下洼鎮河西村,現存于敖漢旗博物館。
      郵票資訊 2019-06-03 23:32:18 閱讀(624)
      河南方城將舉辦《張騫》郵票首發式 河南方城將舉辦《張騫》郵票首發式
        9月20日,中國郵政將發行《張騫》特種郵票1套2枚,小型張1枚。作為張騫封侯地,河南省方城縣將舉辦《張騫》特種郵票首發式。
      郵票資訊 2019-06-02 06:36:29 閱讀(888)
      張騫特種郵票背景 張騫特種郵票背景
        中國郵政定于2017年9月20日發行《張騫》特種郵票一套2枚,小型張1枚,圖案內容分別為:鑿空西域、開辟絲路,小型張內容為張騫像。全套郵票面值為8.40元。2014年,張騫墓作為“絲綢之路”遺產點之一,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郵票資訊 2019-06-01 05:04:17 閱讀(1075)

      視覺焦點

      熱文排行

      《春夏秋冬》特種郵票上的“非遺”
      郵票回收熱線
      15069119365
      性香港xxxxx免费视频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