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分,紅色加蓋,出現一種變體票:倒蓋?! 》瓊髌笔且苑瑸橹鞯?,背景是火車、農獲票是以農民收割為主圖的,背景是天壇。這套郵票用的是5號宋體字,紅色的加蓋。印刷也很粗糙,比較不精致,但是是北京發行的唯一一套暫作改值的郵票。
2分,紅色加蓋(原3分,藍綠)(1922.11),出現一種變體票:倒蓋。
1分,紅色加蓋(原3分,藍綠)(1930.10)
1922.11-1930.10(民國十一年至十九年) ,5號宋字加蓋,50(10*5),[Pr]北京財政部印刷局。
民國11年11月1日起調整郵資,明信片印刷品等由1分增至2分,平信由3分增為4分。當時因圣誕節及陽歷新年,賀柬郵件劇增,2分郵票需用增多;再平信郵資既改4分,3分郵票用途大減,庫存頗豐,乃提出一部份加蓋改為2分郵票應用。由財政部印刷局以5號宋字及特大之阿拉伯數字澆制全版50枚之凸版,在票面中央加蓋“2cts”兩側加蓋“暫作貳分”字樣,另以小星4粒蓋于原印面值四角。19年因需1分郵票,備搭配其他面值郵票售用,經照前例,將3分票一批交由財政部印刷局,以5號宋字澆版于票面中間分上下加蓋“1ct”兩側加蓋“暫作壹分”字樣,自同年10月下旬起發行。
翻傳票是以帆船為主的,背景是火車、農獲票是以農民收割為主圖的,背景是天壇。這套郵票用的是5號宋體字,紅色的加蓋。北京出的這第二版紙質比較硬,透明度沒有倫敦版的好。印刷也很粗糙,比較不精致,但是是北京發行的唯一一套暫作改值的郵票。
2.5分,玫紫?! ?分,橘紅?! ?3分,藍綠?! ?7分,橄綠?! ?0分,紅棕?! ?0分,紫棕?! ?0分,橘黃,出現一種變體票:疊模?! ×?分郵票與國父像倫敦版2分、5分、2角5分郵票合訂成郵票小冊。
1941年11月1日新聞紙郵資由半分調整為1分,半分郵票不復適用,各區郵政管理局分別將存票就地加蓋改作1分票售用。此項加蓋票,通用于廣東郵區,故稱湘粵加蓋。
0.5分,灰棕。薄紙出現一種變體票 :橫雙連中縫漏齒?! ?分,桔黃?! ?分,草綠?! ?分,藍綠?! ?分,橄綠?! ?分,玫紫?! ?分,桔紅?! ?5分,深藍?! ?0分,棕紅?! ?0分,紫棕。 1元,褐、桔棕?! ?0元,藍、紫。
,5號宋字加蓋于清代蟠龍無水印票。3分:25(5*5);1元、2元、5元均為48(8*6)。上海郵政供應股。此項加蓋票,因加蓋文字不妥遭到反對,僅在福州郵局售出3分、1元、2元、5元以上4種,隨即停售。其余11種,均未發行。
郵票介紹:1941年,中華郵政發行。美國鈔票公司承印。其中2元票有中心倒印大變體,傳世很少。其中14種為1941年2月21日發行,2分及翠藍8分為1941年4月21日發行?! ?009年1月18日,2元國父像倒蓋票在斯賓客拍賣行郵票拍賣會上拍出£72,000的價格。
4號方體鉛字加蓋紅色﹐數值「肆」字為大寫﹐阿拉伯數字「40」地位偏下。至民國31年12月1日郵資再度調整,除已由東川、西川、云南、湘粵等區加蓋發行外,其他尚未加蓋的各區即不再辦理,此票也稱“湘粵加蓋”。
普30 中信版孫中山像加蓋“國內平信附加已付”郵票
1942年10月9日郵政總局通知各區政管理局及辦事處,因收支不能相抵,虧損甚多,奉準于郵資之外,加收附加費,要求各區將庫存中信版1角6分票加蓋“國內平信附加已付”字樣備用。原定自1942年11月1日起施行,平信附加費為1元。
普47 上海大東三版孫中山像郵票
1948年,中華郵政發行。圖案與“大東二版”基本相同,但區分較容易:“大東三版”面值都在萬元以上,且為單色;左下角面值框中“大東二版”有角、分位如“20000”,“大東三版”無角、分位如“20000”。上海大東書局水印。也稱“梅花二版”。